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隆中对”,谁是时间的同伙

隆基股份(601012.SH)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其光伏组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9%,预计2021年终单晶硅片产能将达105GW。

中环股份(002129.SZ)脱胎于国有半导体器件厂,进入光伏领域比隆基早。2017年、2018年两家单晶硅产能旗鼓相当,被视为“双龙头”。

近年以来,中环股份产能、营收、利润、现金流等焦点指标周全落伍于隆基。这在一定水平上与中环股分体制有关,好比身为国企向导,沈浩平面临“到点退休”,设计新项目、再融资、提高员工待遇等方面难免“束手束脚”。

2020年7月,“中环电子”完成了混改,TCL团体(000100.SZ)斥资125亿购得100%股权,成为上市公司“中环股份”的实控人。李东生出任中环股份董事长,沈浩平任副董事长、总司理。

中环重新成为令隆基忌惮的对手,在二级市场的显示亦十分抢眼,2021年6月涨幅达34.3%。

“隆中对”令人期待。

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中环团体”的前身确立于1959年,几经变迁,于2000年成为国有独资“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团体”(简称“中环电子”)。

2000年2月,“隆基有限”前身“新盟公司”确立,注册资金100万元。经三次增资,2003年注册资源到达1000万元。

2004年7月,中环电子与天津药业团体、天津经发投资、天津海泰科技等四家法人单元及䘵大新等9名自然人提议确立“天津市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环股份”)。

中环股份主营半导体分立器件(高压硅堆)、单晶硅及硅片。2006年,中环高压硅堆、区熔单晶硅的市场占有率划分为60%、65%。子公司“环欧”单晶硅产销规模紧随日本信越和德国瓦克公司之后,名列天下第三,占天下市场的8%。

中环的焦点能力是晶硅质料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原质料就是单晶硅。

2006年,向导中环半导体质料设计、制造的沈浩平(结业于兰州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升任公司“第七副总司理”。住手2006年终,781名员工中本科占比20.6%,40岁以上员工占比48.4%(典型的“北方国企”)。

2007年4月,“中环股份”在深交所上市,代码:002129.SZ。时年45岁的沈浩平提升为总司理但没持有任何股份。

住手2007年终,员工人数增至1150名,“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员工中本科占比提高到22.2%,40岁以上占比降至32.1%。

2008年,中环股份向母公司增发2360万股,取得环欧32%股权。至此,确立于2008年的环欧成为中环半导体的全资子公司。

2008年7月,“隆基有限”换取为“西安隆基硅质料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源2亿,主营营业是单晶硅棒、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2009年,受金融危急影响,中环所在三大产业——半导体质料、半导体器件 、新能源,同时落入衰退周期,市场容量、产物价钱均发生空前大幅下降。

2010年中环新能源营业营收5.02亿,隆基营收16.5亿,看似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实在中环新能源营业算不上隆基的“前浪”。直到2010年8月,内蒙古光伏单晶硅一期项目投产并最先释放产能,中环股份才正式进入“双主业”阶段。

2013年、2014年,中环新能源营业营收一度逾越隆基。再往后,双方差距越拉越大,“双龙头”之说逐渐无人提起。

隆基“单吊”、中环“双轮”

与“单吊”单晶硅棒、硅片的隆基相比,“双主业”的中环逐渐落入下风。

2010年中环、隆基营收划分为13.1亿、16.5亿。中环来自光伏产能下半年才最先释放,整年营收5.02亿,隆基光伏营业收入到达中环新能源收入的329%。

中环事实家底儿厚,光伏收入快速攀升,2011年、2012年相关收入划分为11.7亿、13.2亿。

2013年,中环光伏收入达27亿,同比增进105%;隆基营收22.8亿,相当于中环的84%;

2014年,中环、隆基光伏收入划分为38亿、36.7亿,隆基相当于中环的97%。往后两家差距越来越大,2020年隆基光伏收入达546亿,相当于中环新能源收入的314%。

从营收角度,中环的半导体营业似乎是“鸡肋”。

2011年半导体营业营收达12.6亿、同比增进64.8%,占营收的54.3%;

2012年~2016年,半导体营业营收延续下降,2016年收入6.3亿,仅占营收的10.8%;

从2017年,半导体营业苏醒,到2020年收入达15.2亿,占营收的8.9%。

“双轮驱动”的效果不甚理想,但半导体营业是中环的传统强项,“手艺护城河”之说可以确立

2005年,中环半导体器件产量居行业第七,仅为第一名(江苏长电科技)的6.7%,销售收入却是22.9%,在一定水平上说明手艺附加值对照高。

中环在半导体级、大尺寸单晶硅片方面有一定优势,8英寸硅片产能30万片/月,12英寸压片产能2万片/月。

混改后的2020年8月,中环定向增发2.48亿股,召募资金50亿,用于半导体营业。凭证公然披露信息,召募资金将投入8~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住手2020年终已经使用27亿。

中环是中国唯一以硅质料为基础延伸形成光伏、半导体双产业链的企业。#中环半导体营业有可能大放异彩#

中环落伍

2016年,中环、隆基单晶硅质料产能分3.6GW、6.5GW;2017年、2018年两家产能齐头并进,2019年隆基产能达42GW,拉开了与中环的距离;住手2020年终,隆基产能达85GW,中环产能为55GW。

中环输掉“产能竞赛”的效果是,营收、毛利润、净利润、现金流周全“落伍”。

1)隆基成本优势显著

中环新能源营业毛利润与隆基的差距越来越大。

2014年中环新能源营业毛利润为5.4亿、毛利润率14%,隆基毛利润6.2亿、毛利润率17%;

2017年,中环新能源、隆基毛利润划分为17亿、51亿,毛利润相差196%、利润率相差11个百分点;

2020年,中环新能源、隆基毛利润划分为33亿、134亿,毛利润相差306%、利润率相差6个百分点(中环整体毛利润率为18.2%)。

隆基财报显示,原质料(主要是多晶硅)约占光伏产物销售收入的55%;

其次为制造成本,2016年占销售收入的11.7%,2020年降至6.6%;

再次为能源成本,2016年占销售收入的4.8%,2020年降至3.3%;

再次是装备折旧,2016年占销售收入的3.2%,2020年降至2.9%;

唯一上升的是人工成本,2016年占销售收入的3.9%,2020年略微提高到4%。

中环没有披露成本组成,原质料、能源占营收的比例与隆基不会有太大差异(这是对照合理的假设),毛利润率比隆基低6到10个百分点,问题多数出在制造用度、人工、折旧这几个地方。不虚心地说,中环短期内不大可能扭转成本劣势。

最近两年,中环半导体营业毛利润率与光伏产物相差一两个百分点,所孝顺的毛利润与其在营收中的比例趋同。2020年,半导体营业毛利润2.67亿,占比8.9%。

2)隆基盈利能力超强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各项用度率,只有蓝色“淹没”彩色才会获得谋划利润。

隆基蓝色折线远远高于彩色堆叠柱,蓝筹股风范十足,中环只能算差强人意。

以2020财年为例,隆基毛利润率为24.6%,销售、治理、财政、研发四项用度合计占营收的6.3%;中环毛利润率18.2%,较隆基低6.4个百分点,四项用度合计占营收的12.9%,较隆基高6.5个百分点。

2014年,中环、隆基净利润划分为1亿、4.5亿,中环相当于隆基的22%;2020年,中环、隆基净利润划分为11亿、86亿,中环相当于隆基的时12.7%。

2020年隆基谋划流动现金流净额跨越110亿,中环为28.6亿。

总体来讲,中环算得上优异,但在隆基陪衬下,营收、毛利润、净利润、现金流等要害指标周全落伍,无关乎中环市值仅为隆基的四分之一。

但,中环是时间的同伙

单看财政数据,感受中环翻盘无望。或许“混改”早来几年,让沈浩平铺开手脚,事态会好些?但抛开手艺只看财政很容易发生错觉、误判。

中国是光伏王国,硅片规格五花八门,上下游配套产业无所适从,阻碍行业生长并造成极大虚耗。2015年,中环、隆基联手制订M2尺寸尺度。由于两家市场占有率到达80%,M2成为主流。

几年后隆基、中环分道扬镳,划分成为“182同盟”、“210同盟”的牛耳:

2019年,隆基推出边长166mm的M6尺寸,面积较M2尺寸增添12.2%。

2020年6月,隆基再推出边长182mm的M10尺寸并团结晶科、晶澳、阿特斯等七家光伏企业确立“M10”同盟。

2020年7月,主攻M12尺寸的中环,团结天合光能及下游组件、支架、逆变器等39家企业确立“600W 光伏生态同盟”。

硅片尺寸越做越大,是光伏生长的基本趋势。

隆基没有否认这个趋势,并从157mm、166mm一步步走向182mm。但扩张太猛,形成的重大产能既是财富也是肩负。

与隆基处境相似的既得利益者,试图团结起来减缓光伏电池大尺寸化的历史历程。好比“马车夫同盟”否决汽车上路,失败是没有悬念的。

中环处境要好得多。M12(中环称之为G12)硅片面积达4.4万平米毫米,比M2大80.5%,有利于提高光伏电站投资性价比、降低度电成本,一定受到终端用户迎接。

在硅片尺寸越做越大的趋势下,182将先于210被镌汰,光伏企业设计新产能时一定会加以思量。“中国光伏协会”(CPIA)展望,2021年、2023年和2025年,210mm硅片市场占比净划分跨越30%、40%、50%,对应装机容量划分为45GW、84GW和135GW。可以说210是时间的同伙。

凭证2020年报披露的信息,中环内蒙基地将于2021年终到达85GW产能,银川50GW产能将于2023年达产。到2023年终,中环产能将跨越135GW,其中G12产能约为100GW。以是说中环也是时间的同伙。

2021年Q1,隆基营收158.5亿、同比增进84.4%;净利润25亿、同比增进34.2%;净利润率从2020年Q1的21.7%大幅降至15.7%。

同期,中环营收、净利润划分为74.6亿、5.4亿,同比增速划分为65.2%、114.6%,净利润率提高到7.2%,较2020年Q1提高1.6个百分点。

隆基净利润率下降的主要缘故原由是多晶硅质料的上涨,中环净利润率却逆势提高,210战略功不能没。

2021年7月,中环申请定增召募90亿,用于银川G12项目。

隆基不会坐以待毙,曲靖、楚雄合计30GW硅片项目为“部门投资”,2021年内所有投产后,隆基产能将达110GW。要跨越中环的135GW,还得继续扩大产能,不知是否还上182。

在这样的靠山下,隆基结构N型电池、屋顶光伏、氢能电池,试图从“单晶硅一体化龙头”向“全球新能源巨头”迈进。

中环借210翻盘的概率对照大,隆基坚守硅片阵地并起劲多元化或许能保住领先优势。

鉴于市值仅为隆基的四分之一,中环股份的想象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