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清华王牌专业建系70年,撑起中国半导体半壁山河
提及清华的王牌专业,你会想到什么?
许多人的第一反映可能会是“贵系”、“姚班”——
一个是海内公认实力最强的清华大学盘算机系,一个是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姚期智坐镇的“清华学堂盘算机科学实验班”。
清华盘算机“软”的这一面现在光泽正盛,但实在,在盘算机硬件领域,来自清华的结业生们更是堪称撑起了产业的半壁山河。
而他们背后谁人配合的名字,清华电子工程系,不久前刚刚迎来了70周岁生日。
70年,清华电子系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盘算机硬件、半导体人才,往后,更不乏“黄金一代”的涌现……
这样的传承,现在在学术界、互联网、半导体产业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70年,清华电子系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盘算机硬件、半导体人才,往后,更不乏“黄金一代”的涌现……
作为清华确立最早的3个工程系之一,清华电子系的学界职位,从70年系庆的院士阵容中就可见一斑: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工程系教授周炳琨,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朝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跃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等。
而从50年月的第一任系主任孟昭英,到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毅,清华电子系可以说从不缺院士坐镇。
把时间线拉进,这种学术基因,仍在不停地传承生长,着花效果。
以清华EE的“90后”们为例。
杜克大学电子与盘算机工程系正教授、IEEE/ACM Fellow陈怡然正是清华大学电子系94级校友。
他划分于1998年和2001年在清华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
在清华电子系“70年70人”系列访谈中,谈及在清华的修业生涯,陈怡然教授用“回味无限”来形容,并透露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往事:
硕士时代,陈怡然曾和同砚一起创业,以致于很少去实验室,延迟了不少科研进度。
那时,他的导师范崇澄教授自动找他谈心,在听到陈怡然“我在外面学到了许多大学里学不到的器械”的想法后,范教授缄默良久之后说:
我以为大学之以是存在,一定有只有在这里才气学到的器械。
正是这句话让陈怡然醍醐灌顶,并影响到了他厥后的职业选择:
最终,我选择做大学先生,在校园里专心做研究,实在也跟范先生的‘当头棒喝’有莫大的关系。
现在,除了杜克大学教授的身份之外,他还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新型可连续与智能盘算(ASIC)企校互助研究中央(IUCRC)主任、杜克盘算进化智能中央(CEI)团结主任,专注于新型存储器及存储系统、盘算机学习与神经形态盘算,以及移动盘算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在进入学界之前,陈怡然教授亦曾在工业界渡过5年时光,前后在新思(Synopsys)和希捷(Seagate)从事过研发事情。
最近的新闻是,陈怡然教授还和清华校友杨越组队进军AI芯片市场,确立苹芯科技,旨在推动AI芯片存内盘算手艺的研究与应用。
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也是电子系首位80后系主任汪玉教授,则早在1998年就成为了电子系的一员。
2002年,他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结业,随后继续在本系攻读博士,于2007年获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汪玉教授2016年介入了AI芯片公司深鉴的确立,其学生姚颂、单羿是该公司的首创成员。
深鉴是那时海内生长最快的AI芯片初创公司之一。2018年,深鉴被全球最大的FPGA厂商赛灵思收购。
而清华电子系的“00后”们,现在也最先崭露头角。
好比07级清华EE方飞。她2011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16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盘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现在,她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盘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助理教授,研究偏向为盘算博弈论及其在平安和可连续领域的应用。
今年,方飞和姚班结业生陈丹琦在内的5位清华校友同获斯隆研究奖。该奖项因“诺奖风向标”之名备受关注。
互联网领域的清华EE结业生们
除了在学术界薪火传承,掀开互联网大牛们履历,“清华电子系”的进场率同样令人瞩目。
好比阿里平头哥首席科学家谢源。
谢源同样是一名清华电子系“90后”,于1991年入读清华。
200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后,谢源进入IBM事情了一年时间,但很快便返回学界,加入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仅仅5年后,他获得了终身教职,并在2012年升为正教授。
但在谢源看来:
工业界的问题,可以影响学术界的选题;学术界的功效,可以推动工业界对新手艺的应用。唯有学术界与工业界慎密连系,才气促动新的偏向、新的研究,这是一个优越的正循环。
因此,在2012年-2013年休假时代,他再次踏入业界,加入AMD,认真组建和向导AMD北京研发中央的研究部门。
往后再次回归学界时,谢源转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担任电机与盘算机工程系(ECE)正教授。
4年之后,谢源再度回国,加盟阿里巴巴,以达摩院科学家的身份辅助阿里巴巴确立了平头哥半导体芯片公司,并担任首席手艺官和首席科学家。
现在,谢源已集ACM、IEEE、AAAS三大学会会士(Fellow)于一身,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桃李满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汪玉教授就是谢源教授的学生之一。
而人人所熟知的美团首创人王兴、美团团结首创人王慧文、商汤团结首创人杨帆,同样都是清华电子系的结业生。
现实上,除了首创人和高管们,在美团和商汤这样的企业中,清华EE的基因可能影响还要更深。
此次70周年系庆,商汤电子系友们就给母系送上了一份整体祝福:
传奇辈出的清华EE85系
而在清华电子工程系的“老本行”集成电路产业当中,系友们的江湖职位更是不言自明。
好比清华电子系85级(EE85)的这一批结业生,在坊间就有“传奇”之说:
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为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首创人、高管,撑起中国半导体产业“半壁山河”。
他们投身产业,见证了中国半导体行业30年来从门庭萧条到欣欣向荣。
现在,由他们领衔的这一批带着清华EE85基因的公司,在中国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总市值前15名中,占有了4个席位。
模拟芯片、存储芯片、射频芯片三大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也均由他们开办。
这些“传奇”包罗:
“芯片首富”、韦尔股份首创人虞仁荣
虞仁荣来自浙江宁波,从镇海中学考入清华。大学时不仅能通宵打完麻将后去加入校数学竞赛拿第一名,还颇具“商业头脑”,靠着“到保定买海淀卷子”的小生意,赚了不少零花钱。
大二分班时,他选择了图像处置;大学结业后,进入浪潮做工程师;不到两年,他就跳槽至署理分销电子元器件的香港龙跃电子做起了销售司理。
6年后,他再次去职,自主门户先后开办多家类似公司与前司成为偕行。
2007年,41岁的虞仁荣确立韦尔股份,主营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及分销,整合了自己此前的公司并收购其他企业。
10年后,韦尔股份在A股上市。
随后,虞仁荣又相继收购北京豪威96.08%股权、思比科42.27%股权、视信源79.93%股权,一番“蛇吞象”后,虞仁荣不仅使公司正式入局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也让公司成为A股第二家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
(北京豪威前身是美国老牌巨头豪威科技,是CMOS传感器(CIS)领域最具规模的公司之一,那时其净资产险些是韦尔股份的8倍。)
在最新的《2021胡润百富榜》上,虞仁荣以800亿人民币位居第63位。
去年,虞仁荣还出资300亿,在家乡宁波市投资筹备了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大学”(拟用名)。
紫光团体董事长赵伟国
赵伟国1985年重新疆塔城区域沙湾县考入清华,也是县里第一个考入清华的学生。
在大二分专业时,他选择了学微波,入学时成就排17的他大学结业时仍保持名次稳固。
大学结业后,他在中关村的两家公司当过工程师和副总司理;3年后又重新回到清华电子系通讯专业读研,并兼职担任紫光团体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工程师。
研究生一结业,他就出任紫光团体自动化工程事业部副总司理。
厥后他又被调入清华同方,从通讯研究所所长做到公司总司理,介入过同方上市后的第一次资源运作——并购江西无线电厂。
2014年,他的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时,他回了新疆,成为北京健坤投资团体董事长,该公司主要投资房地产与矿产,赵伟国也因此赚得了一桶金。
2009年,紫光谋划难题之时,赵伟国接受重回紫光的约请,出任紫光董事长,紫光团体自此进入赵伟国时代。
在他的率领下,紫光斥资1千亿元,投资并购了近20家企业,11家涉及芯片领域。
好比2013年和2014年,紫光先后并购从美国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回来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和锐迪科,一举成为全球手机基带芯片出货量第三的中国龙头公司。
那时的前两名则是高通和联发科。
今年2月,赵伟国卸任紫光董事长。
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揭晓之时,他就以2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252位。
兆易创新首创人之一舒清明
兆易创新确立于2005年,是中国第一家做存储芯片的企业,并在存储芯片“NOR Flash”领域跻身天下前三。
它由89级校友朱一明和85级舒清明配合确立,并从其他校友那里凑齐的92万美元启动资金。
舒清明在清华一起从本科读完了博士,担任过美国上市公司橡木科技的高级电路设计工程师。
后成为兆易创新董事、副总司理。
2016年,兆易创新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主营的焦点产物是存储器的NOR系列闪存,以及MCU微控制器产物。
2018年该公司通过并购上海思立微结构了指纹芯片和触控芯片等传感器产物。
卓胜微电子团结首创人冯晨晖
冯晨晖拥有清华电子系本科和硕士学位,结业后他在海内一家公司做了两年软件工程师,随后到美国是情了9年。
2006年,他和两位密友回国开办卓胜微电子,早期做手机电视芯片开发,厥后又调整偏向做射频前端芯片。现在已成为华为手机供应商。
2019年,卓胜微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现在仅这四家公司,总市值就已跨越3000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格科微电子首创人赵立新、燧原科技首创人赵立东,以及紫光团体执行副总裁任志军、久好电子首创人刘卫东、飞天诚信科技副总司理郁群慧等在内的十余位半导体相关公司的首创人或高管们,都来自清华电子系85级。
而在85级前后,另有83级电子系结业生赵水师,历任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执行副总裁以及团结首席执行官。
清华电子工程系生长历程
总而言之,作为清华最早确立的3个工程系之一,电子工程系可以说为我国学界、互联网/半导体产业,甚至更普遍的领域输出了无数人才。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不妨再来一同回首一下它的生长历程。
清华电子工程系前身为1932年确立的电机工程系电讯组。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电机系电讯组合并,始有无线电工程系。
往后,因学科生长需要,无线电工程系又在1956年更名无线电电子学系,在1989年正式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值得一提的是,从1952年建系至1965年,清华电子系完成了600/1200波特数传机,8路PCM通讯终端,3cm周期磁场聚焦宽频带小功率行波管,10cm固态低噪声参量放大器等项目,并率先最先了硅晶体管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研究事情。
近十年间,电子工程系在全球大学电气电子学科排名也不停提高,迈入天下一流学科前线。
One More Thing
对了,只管电子系可以说是清华最“卷”的院系之一,但还真出了不少文艺代表。
高晓松、李健和“水木年华”的缪杰同样都结业于此。(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