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广州拟建200亿汽车产业生长基金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事情部署,推动我市汽车及焦点零部件产业高质量生长,我局制订了《广州市支持汽车及焦点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现凭证《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治理划定》,公然向社会征求意见。
同时,凭证《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系统建设中确立公正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公正竞争审查制度实行细则(暂行)》(发改价监〔2017〕1849号)等有关划定,现就《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是否存在违反市场准入与退出尺度、违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尺度、违反影响生产谋划成本尺度、违反影响生产谋划行为尺度及兜底条款的情形一并向社会公然征求意见。
如对《若干措施》有修改意见(含公正竞争审查意见),请自本通告宣布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对所提出的意见,须说明详细理由和依据,并署真实姓名,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5月6日
广州市支持汽车及焦点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和稳固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叙述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决议部署,近期以保产业链供应链平平稳固为重心,中耐久以近地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为主攻偏向、以要素保障为支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智车之城”,特制订若干政策意见:
一、支持构建加倍平安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
(一)确立常态化事情机制。确立由市向导任组长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事情专班,运用税务、海关、电力等大数据源增强产业运行监测,实时剖析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问题,自动预判种种风险挑战,制订应对 “黑天鹅”“灰犀牛”事宜的应对预案。(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长改造委、市商务局、市税务局等及各区)
(二)确立产业风险治理预案。强化战时应对协调,迅速应对疫情、自然灾难、战争等不能抗力,在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事情专班下确立由政企、机构等多方面气力组成的跨省、市战时供应链事情组,确立市、区、企业三级线上线下“逐日调剂转达”机制。
支持国有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同盟以及大型物流公司等机构介入协调供应商跨省、市运输难题和生产组织供应、应急物资保障等问题,指导企业应用天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流通协调平台、广州企业12345热线、粤商通APP等平台解决电子通行证。对于紧要响应且做出孝顺的平台机构或物流公司,按其在软件、硬件、服务等方面现实投入额不跨越50%给予津贴,每家企业最高津贴2000万元。(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长改造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税务局及各区)
(三)确立重点企业“白名单”。推动“白名单”在重点区域互认,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全力保障“白名单”企业在本区域及跨省、市供应链物流通畅,加速名单内企业货物清关及转运,保障“白名单”企业货物在口岸、航运、机场、高速通道物流正常运输。(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长改造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及各区)
(四)激励实行“供应商AB角设计”。推动汽车企业在焦点零部件、主要物料等要害领域结构AB两家以上供应商,在内陆及周边区域至少有一家供应商,形成有用替换支持。激励“链主”企业、整车企业、龙头企业等政企协同开展都会间产业链供需对接,支持“整带零”“零配整”配合补齐“AB角”缺角短板。
对新引进肩负“AB角”功效的实缴注册资源2000万以上制造类公司,相符条件的,按实缴注册资源的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5000万元,市、区财政按1:1比例肩负。(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对新引进肩负“AB角”功效的销售类公司,相符条件的,延续3年按仓储用度80%、销售纳税金额50%给予津贴,每家企业昔时累计最高奖励1000万元,市、区财政按1:1比例肩负。(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等)
对“链主”企业、整车企业、龙头企业自动调整产物供应链、乐成引进肩负“AB角”功效的制造类公司,协助加速产物认证、验证、测试等流程,相符条件的,延续3年按向新引进公司采购的纳税金额50%给予“链主”企业、整车企业、龙头企业奖励,每家企业昔时累计最高奖励5000万元。(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等)
(五)激励紧缺部件、质料适度库存贮备。支持企业确立与客户、供应链、生产设计和库存治理相连系的数字化治理系统,指导汽车重点企业在一样平常性库存基础上,适当调高要害部件、电子器件、紧缺质料等要害产物的贮备力度,应对各种不确定事宜带来的供应欠缺风险。确立芯片及主要原质料应急贮备机制,加速提高锂、汞、镍等要害资源的保障能力。支持一级供应商在广州区域确立二、三级供应商零部件客栈。对整车企业和一级供应商行使第三方仓储企业贮备紧缺部件、质料发生的园地用度,相符条件的,按条约发票100%给予津贴,每家企业昔时累计最高奖励200万元。(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二、近地化构建“3 5 2”汽车产业园区新名目
(六)打造“3”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建设番禺埃安、花都启辰、黄埔小鹏等三个“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支持番禺、花都、黄埔、南沙出台专项政策,一基地一方案推动差异化生长。(责任单元:相关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七)建设“5”个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支持黄埔、增城、花都、南沙、番禺等区建设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根据零部件与整车产值比不低于1:1的目的,做强做大焦点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持零部件产业园升级生长,构建区域性的汽车检测及试验基地的产业服务中央、国际一流的汽车协同创新中央。对新引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实缴注册资源2000万以上的,按实缴注册资源的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5000万元,市、区财政按1:1比例肩负。已入驻的企业开展增资扩产,对其新增的实缴注册资金给予一致奖励。(责任单元:相关区,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设计和自然资源局等)
(八)对口共建“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用好帮扶政策,推动广清、广梅产业园起劲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汽车整车和焦点零部件企业,实行产业梯度转移。车企联动加速建设广深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责任单元:市协作办、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三、提升汽车产业链自主创新与焦点竞争力
(九)推进汽车“四化”赋能平台建设。根据“平台笼罩、企业受用”原则,每年择优遴选5家左右汽车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手艺创新、公共服务类(含园区)平台,围绕产业、企业、园区开展“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刷新、绿色化提升”服务,以项目征集方式对其投入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十)开展协同创新。推动车规级芯片设计、测试和生产,支持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整机控制三大平台以及“三电”焦点系统等要害手艺研发。
对“链主”企业、龙头主干企业提出重大需求或产业要害手艺难题的,由科技部门设立汽车及焦点零部件“揭榜挂帅”手艺攻关项目,经论证后公然张榜,相符条件且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或各种创新主体组成的团结体自动揭榜攻关。每年度项目试点数目不少于5个,单个项目市财政资金支持额度不跨越1亿元。(责任单元:市科技局等)
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划分给予3000万、1000万元一次性津贴。(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长改造委、市科技局等)
(十一)提升要害焦点手艺通用性。激励汽车与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生长,增强汽车电子相关手艺、产物的跨车型适配性和跨产业通用性,支持汽车相关研发功效延伸应用。(责任单元: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十二)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设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循环汽车部件再制造产业园。在天下率先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治理试点、废旧动力电池梯次行使及再生行使产业试点树模。每个试点树模项目根据项目牢靠资产投资额给予不跨越30%的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跨越1亿元,同时给予试点树模项目5年贷款贴息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十三)加大引优育强。创新招商模式,起劲行使股权投资方式吸引项目落地,借“基”行事,以“投”促引,探索“投贷联动”模式。着力强龙头、补链条、群集群,激励“整带零”“零配整”,推动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内陆化,提高整车生产内陆配套率,组织整车年度供应商大会。
对于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延续3年按不跨越年销售收入的2%给予市场推广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跨越1亿元,新引进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可参照执行。(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对新投资20亿元及以上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和新投资10亿元及以上的焦点要害零部件企业,执行“一事一议”,在政策、资金和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对汽车及焦点零部件领域的优质中小企业,优先纳入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每年培育一批具有生长潜力的种子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专精特新”资质评定。(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十四)推动“软件和硬件协同界说汽车”变化。支持整车企业前装、设置更超前的硬件,通过在线升级连续获取软件服务增值。激励整车企业搭建电子电器架构、整车基础软件、智能座舱软件、自动驾驶软件等全栈研发系统,重点突破高精度舆图、软硬件整合和软件算法三大焦点手艺。对实现车辆软件占整车价值比例40%以上且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根据每个车型1000万元给予开发生产企业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
四、推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
(十五)支持新能源汽车应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的,推动一批整车制造企业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准入允许。起劲结构新能源汽车树模应用,稳步推进商业化运营。
支持市内整车企业提升产物品质、扩大销量,对新能源乘用车产物年销量划分到达50000辆,且年销量同比增进10%以上的,给予销售额0.5%的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跨越2000万元。(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等)
支持优化新能源汽车通行环境,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点)天天免费停2次,每次不跨越5小时;在市区蹊径暂且泊车位停车2小时内免费,跨越2小时减半收费。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环城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等市内路段免费通行。(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支持购置新能源汽车,逐步增添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小我私人增量指标数目。激励购置新能源汽车,2023年1月1日前,对小我私人消费者在市内购置车型局限内的新能源汽车,给予1万元/辆津贴。支持汽车金融、二手车生意、维保美容、数据增值等后市场生长,加速结构新能源汽车“三电”维修等售后市场,探索建设汽车博物馆、汽车主题公园,弘扬广州汽车文化。(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商务局等)
支持动力电池向钠电池、氢能电池、石墨烯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储能多元化生长,推动电池制造逐步向小轻型化、多样化、时长化、环保化生长。激励市内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提升产物竞争力,动力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到达5GWh(千兆瓦时)的,给予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氢燃料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到达10MWh(兆瓦时)的,给予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
支持构建“快慢连系”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支持现有公共充电站点转型升级,激励接纳超级大功坦白流快充设施,支持在有条件的栖身社区和地下停车场推进结构智能有序充电插座系统。统筹使用中央和省下达我市的充电基础设施专项津贴资金,起劲指导社会资源投资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换电设施跨越式生长,对换电站按每千瓦不高于1000元给予建设津贴。(责任单元:市设计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都会治理和综合执法局等)
(十六)培育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生态圈。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全场景运营树模工程,推进专用车道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共享出租车、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商业化树模运营。支持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及手艺刷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智慧公交、口岸码头、共享出行等特定场景的应用,探索推进航行汽车量产和商业化应用。
设立5G车联网树模推广专题,市财政每年放置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推动确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跨市、跨境测试及应用协同机制、建设环大湾区车路协同试验网,以及车联网试验网建设和商业化应用。(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试场建设专题,对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手艺刷新、研发创新等项目,凭证建设规模和应用效应,根据项目现实投入,给予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一次性奖补。(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设立准入试点和立法探索机制,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物和应用的平安运营羁系系统,推动确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治理试点。(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等)
五、强化要素资源供应和服务保障
(十七)支持用地用房。优先将汽车产业加速生长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每年放置不少于9000亩用地指标用于3个创新基地 5个高端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生长。支持“3 5”汽车产业园内“链主”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产业项目优先纳入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向汽车企业出让土地、支解转让产业用房时,所审核的投资强度与税收孝顺等尺度可调低不跨越30%。推动厂房建设与项目、企业、生产线精准对接,针对性地建设一批尺度厂房。(责任单元:市设计和自然资源局、市生长改造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各区)
(十八)加大融资投入。市财政每年新增放置广州市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高质量生长专项资金X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资金、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各X亿元,专项用于汽车产业稳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津贴,加大对事前事中项目支持力度。充实行使现有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长基金,按基金规模的20%给予配资,吸引整车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入,设立子基金跟投汽车及焦点零部件“揭榜挂帅”手艺攻关项目,推动创新功效产业化。充实行使市“链金互助”金融机构2300亿元授信额度,辅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责任单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长改造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视治理局等)
(十九)培育人才队伍。鼎力引进包罗院士、外洋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等在内的汽车产业相关高条理领武士才,围绕汽车产业重大需求或要害手艺难题,面向全球引进高条理科技人才(团队)来穗创新创业。确立面向全体汽车产业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汽车产业高技强人才培训系统,加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确立汽车产业人才同盟。激励广州高校开办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学院、汽车相关专业学科。(责任单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及各区)
(二十)优化用能保障。重点保障汽车产业用水、用电、用气需求,加速汽车产业基地周边水电气网建设刷新。落实国家、省有序用电事情要求,完善用电政企联动事情机制,在实行错峰用电时,对汽车产业链和“白名单”企业给予优先用电保障。统筹用好能耗指标、排放容量,保障汽车产业链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新建和技改项目的用能、排放需求,优先实行节能审查和环评。剖析下达节能环保约束性指标时为汽车产业链企业生长预留合理空间。疫情时代汽车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生产谋划所需的用水、用气,可实行阶段性缓缴用度,缓缴时代执行“欠费一直供”措施。(责任单元:市生长改造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供电局及各区)
本政策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用期至2025年12月31日。每条详细政策由责任单元认真注释和推动实行。国家政策尚有划定的从其划定。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