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缺失」的中国艾滋病药物市场
8月22日,吉祥德宣布艾滋病治疗药物Lenacapavir乐成在欧盟获批上市,备受市场瞩目。
艾滋病堪称人类一生之敌,至今无法治愈。但幸亏,现在患者通过抗病毒药物已经可以较好控制病情,逐步 “慢性病”化。
但困扰患者的是,现有艾滋病药物用药频次过高,依从性不佳。
基于这一靠山,一种长效药物的面世,无疑会让人振奋,这也正是Lenacapavir受市场关注的缘故原由:
Lenacapavir一年只需要注射两次。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Lenacapavir无疑是治疗新选择;对于药企来说,Lenacapavir则有可能带来可观回报。
理论上,艾滋病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用药周期长、且频率不低,因此全球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可观,2021年到达380亿美金。以是,艾滋病药物一直是外洋药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外,海内却截然相反。2021年,海内艾滋病药物市场不到4亿美金,入局者也*,略显冷清。
这,又是为什么呢?
01、全球市场规模380亿美金,
海内不到4亿美金
就全球来看,艾滋病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类疾病。
由于HIV是一种损坏免疫系统的病毒,容易导致患者熏染其他疾病而引发严重结果。现在,艾滋病依然无法治愈。
我们只能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阻断HIV复制,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毒载量,降低危险和流传风险。
在可治愈药物泛起之前,艾滋病患者终身服药在所难免。虽然现有抗病毒疗法已经相对较多,但都存在一类显著瑕玷:服用距离短,最长的也仅是周服。
对于不少患者来说,一年都准时服药极为难题。而一旦泛起停药或者漏服药物,就将导致艾滋病病情恶化;而且耐久服药还可能发生耐药性、肝脏损伤等问题。
但即便云云,抗艾滋病药物市场规模依然不小。正如上文所说,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到达380亿美金。
焦点缘故原由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患者群体规模大。202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到达4130万人;其二,用药周期长且频率较高。
回到海内来看。我国艾滋病患者群体规模同样不小,2021年为150万人,占全球患者规模比重为3.6%。
但2021年海内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却仅有3.9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比重为1%,要远小于患者比例。
很显然,海内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没有跟上“节奏”。
02、免费供药 仿制药为主,
市场“缺失”真相
海内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较小,是由国情决议的。总体来说,有两个缘故原由:
一是海内大部门艾滋病治疗药物都已过了专利期,面临猛烈的仿制药竞争压力,价钱有所受限。
如下图所示,我国大部门艾滋病治疗药物,都是在20年前上市的古老品种。
二是海内接纳免费赠药的方式,“集采”与医保谈判支配着任何一家艾滋病药物研发企业,进一步导致,艾滋病治疗药物并没有太充实的议价空间。
例如,成都倍特药业创新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2016年获批上市后,月治疗用度订价尺度只有40元。
而外洋艾滋病创新药拥有充沛的自主订价权,与海内艾滋病药物面临的情形则截然差异。
虽然,免用度药品种较老,海内患者也可以选择自费使用更好的药物。但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艾滋病熏染发病人数最多的省份主要是经济生长较为落伍的区域,患者支付能力有限。
因此,即便创新艾滋病药物问世,但患者的支付能力也不足以应对。凭证灼识咨询讲述,国家免费药物的市场规模占有我国整体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的74%左右。
这也进一步导致,海内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受限。
03、药企起劲性最先提高,
谁能带来更好治疗选择?
老药不赚钱,新药没人买。这种情形下,艾滋病药物的想象空间自然有限,也就难以吸引更多的玩家来结构。
与外洋艾滋病药物研发一派如火如荼的情景差异,海内的艾滋病药物研发则显得有些冷清。
现在为止,由我国自研的艾滋病创新药仅有三款,划分是前沿生物的艾博卫康、艾迪药业的艾邦德、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
若是对比外洋药物来看,三款产物也难言有竞争优势。但从用药距离来说,三款国产药物用药频次最长的也需要一周一次,和外洋长效疗法相差甚远。
很显然,海内患者同样亟需更为有用的疗法。令人期待的一点是,未来或许会迎来转机。
现在,艾滋病药物的买单方正由单纯的国家集中采购,转向免费治疗 医保支付 自费市场连系的趋势生长。
例如,2021年,艾滋病领域的创新药艾诺韦林片、比克恩丙诺片、葛兰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被纳入医保。加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海内患者的支付能力也会响应提升。
对药企来说,比起在肿瘤上扎堆,在艾滋病领域作更多实验,为患者带来更好治疗选择的同时,或许也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期待更多海内创新药企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