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中国政府指导基金的生长历程(上)

我们从政府指导基金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政府指导基金在差异时期的定位,由此,可以将政府指导基金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划分为探索起步阶段(2004年之前)、试点生长阶段(2005年-2007年)、规范生长阶段(2008年-2016年)、升级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探索起步阶段(2004年之前)

自改造开放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央的基本蹊径以来,生长经济一直是各地政府事情的焦点,创新创业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的靠山下,中国的改造开放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地方政府通过天真多样的招商引资吸引外国资源与外洋的高端产业,成为政府生长经济的普遍手段

在早期,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和“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税收津贴来吸引外企、外资、港台资金,东部沿海区域生长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麋集型产业。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资的行使引人注目,带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从2002年起,中国跨越美国成为天下上行使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这一年,中国的对外商业出口额跻身全球前5强。

2000年到2022年中国直接境外投资数据)

虽然这种方式的招商引资带来的产业并非是具有高手艺含量或创新性的产业,但在天下经济大生长的环境下,海内各种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也不停涌现,国家政策也最先注重到这一类中小企业,但在这个时刻,我国并没有给予这些企业融资支持的完善途径,中国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都只有少数先行者零零星散的实验,刚刚兴起的创投行业还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资源隆冬,投资机构没有渠道获取资金支持,在现在十分懦弱,对于具有高风险性的高新手艺创新企业有心而无力。

虽说有诸多缺陷,但在这一时期,经由二十年的改造开放,海内经济已经取得不错的生长,基础设施开端改善,我国完善的教育系统也培育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政府接纳措施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生长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1999年8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确立了国有独资的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认真治理上海市政府6亿创业投资资金和数十亿"科教兴市"专项基金,旨在“指导、推动整个上海风险投资事业的生长和促进上海高新手艺产业”的生长。

上海市创业投资指导基金官网)

上海创投可以说是我国政府出资指导创业投资的最早实验,公司根据国际通行的创投资金运作模式,执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公然招标,选择若干创投资金治理人和托管银行,而且与海内外投资者普遍互助,吸收外洋资金与民间资金。上海创投的投资工具多为大学、中科院、留学职员和民营科技企业,集中在资源类、快速消费品、高科技、教育、医疗、金融、IT产业等行业。仅仅确立两年,6亿的种子基金犹如滚雪球一样平常跨越30亿元。

在我国风险投资刚刚生长起来的时刻,上海创投在生长高科技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精神也起到塑造陪衬作用。那时的总裁王品高在访谈中谈及这一时期时说道:“那时市政府给的目的也异常明确,希望能够走一条相符整个行业生长的纪律,而且能够相符上海的详细情形,包罗中国详细情形的一种方式举行探索。我们确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希望上海创投公司能够探索一条母基金的路,由于希望通过政府的资金更多地连系社会的资金配合介入到这个行业当中……1999年上海市政府的这个行动对于整个创业投资产业生长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做了一个开端统计,也许投资了上千亿的项目,许多是在海内上市,许多是在纳斯达克上市,对于整个创业精神的激励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创投的乐成是中国创业投资的乐成,21世纪后,随着经济生长,创新创业越来越获得重视,海内最先推动设立创业板市场,但那时的海内创投市场照样刚刚泛起几分星火的状态,基本不足以支持起创业板的运行,朱镕基总理曾示意,吸收中国香港与天下其他市场的履历,把主板市场整理好后,才推出创业板市场。在证券市场未整理好之前,若是贸然推出创业板市场,忧郁会重复泛起主板市场的错误和弱点。于是中央政府继续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较大的都会试点确立专门的创业投资指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指导基金。确立于2001年,运行于2002年的中关村创业指导基金,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指导基金。

中关村创业投资指导资金运作的主体依托中关村创业投资生长中央,是一个全民所有企业。其投资的方式有三种:孵化 创投、跟进投资、参股创投企业。这支基金的设立带有实验性子,政府对基金治理人和投资偏向都有郑重的选择,原中关村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团体董事长陈里曾在集会上讲过,“我们不是要把这个投资作为盈利目的,照样起到指导和放大的作用,以是我们在这当中可以让利于人。”

中关村科教创新资源是我国最厚实的区域,每年发生大量创新功效,蕴藏着天下*的生产力,但受限于创业资源市场发育不完全,从而使中关村企业的投资价值没有被充实挖掘出来,建设中关村创业指导基金,肩负着挖掘中关村创新企业和建设国家创业创新系统的重任。这个由政府背书设立的基金,一设立立刻受到风投契构和众多高新手艺企业的热烈迎接那时的企业家以为,“政府部门设立风险投资指导基金,必能为海内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打上一剂强心针,并指导海内风险投资领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在厥后的生长中,中关村创业指导基金简直显示出壮大的指导性和*性,中关村成为海内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那时海内约半数创业投资都发生在这里。而中关村创业指导基金实践后最先施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和《深圳市创业资源投资高新手艺产业暂行划定》等地方性创业投资规章,最先对创业投资营业、组织形式各方面作出划定。

2002年6月,在中关村创业指导基金正式运行的同时,天下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其中划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生长基金,遵照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原则,指导和动员社会资金支持初创中小企业,促进创新生长。

经由这些年的探索之后,我国泛起了经由实践的创业投资的模式和创业基金的机制,而且在一些试点实验中确立了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包罗政府指导、社会介入、专家治理、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投入平台,培育了一批高新手艺企业,而且引入、培育了一批创业投资人才,这是“在某种意义上比资金自己显得更为主要”的一点。(王品高《创投事业的生长需培育成熟的投资者》)

对于政府而言,指导基金的泛起改变了政府以往对创业投资的投资机制与模式。但遗憾的是,这一阶段的政策文件仅仅提出确立指导基金的设想,对于基金详细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风险控制等,没有做出什么明确的设计和放置,我国政府指导基金的生长完善,另有很长的路要走。

试点生长阶段(2005年-2007年)

“十一五”设计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历程中周全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耐久设计,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进已经稳固地进入上升期,但面临的各种矛盾也相当突出。

对于创业投资领域,由于那时的投资体制改造滞后,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参数失真,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风险投资机制配套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体制性矛盾。我国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资源的增进速率在2003年、2004年都曾泛起负增进。

于是,随同着“十一五”的东风,我国开启了新一轮体制改造,鼎力推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造,提出新的生长理念,从国家战略上定位了往后自主创新的重点,破除了创业投资的制度阻碍,而且在天下局限掀起创业的浪潮。

这一时期盛大登场的另有股权分置改造和中小企业板的周全铺开,开启了2005年到2007年我国连续时间最长,涨幅*的一轮牛市,坊间陌头都在谈论股票、基金,中国本土VC、PE的增进泛起一个岑岭期,市场上泛起*波“公奔私”的潮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迅速生长。全球资源也将眼光纷纷投向中国,美元基金批量来华,创投领域的GP、LP都在增添。

就这样,竞争日趋猛烈的中国创投契构寻找更具性价比的互助LP,中国各级政府也正在寻找更相符国情,更知足国家生长战略与海内市场需要的投资方式。在中国这样特殊国情的国家,任何事情都绕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而中国各级政府不仅有丰裕的财政基础,而且掌握大量企业资源,创投契构与各地政府的互助日趋增多,政府指导基金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LP群体。

在这样的环境动员下,我国政府指导基金进入了试点生长阶段。2005年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委出台《创业投资企业治理暂行设施》,对创投行业的执法环境、政策、税收优惠做了划定,首次提出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指导基金。

2006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国家中耐久科学和手艺生长设计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中进一步指出,“激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指导基金,指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指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

2007年,科技部、财政部刊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指导基金治理暂行设施》 划定指导基金通过指导创业投资行为,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手艺创新。其中创业投资指导基金阶段参股方式的启动对科技金融创新具有异常主要的树模意义。

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使得探索相符国情的创投模式极为主要,那时的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处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刘健钧在采访时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等7个部委的相关认真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订国家指导基金作为我国创业投资的配套政策措施。”这些划定和政府政策为地方政府设立政府指导基金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执法依据和详细模式,对我国创新型经济的生长有壮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前海母基金首席执行合资人,曾经的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在那时敏锐地注重到了政府入场创投领域的信号,靳海涛揭晓在2005年的文章中谈到:“中国创投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热潮将在2007年前后泛起。”他从2005年最先牵头深创投与苏州政府、民营资源的互助,三方配合出资,确立苏州政府指导基金,这是深创投的首支政府指导基金,也是深创投从濒临停业到黄金时代的转折点。

随着国际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产业集群生长的优势获得人们认可。改造开放初期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接见中国时表达了中国与新加坡互助确立产业园的意图,厥后,苏州确立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的产业生长履历。2006年,国家开发银行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配合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指导基金,规模达10亿元,这与苏州工业园区从2005年起陆续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设计相匹配,为后续苏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基基础。

2007年,*只国家级指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指导基金正式设立,资金来自于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投资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质料、光机电、资源环境、新能源、高手艺与服务业这八大重点科技创新领域。

此时,已经生长多年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基金凭证实践履历总结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生长资金治理设施》,详细划定了指导资金的设立及治理、跟进投资、参股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退出、风险津贴等相关事项,各个新设政府指导基金也逐步总结出自己独占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