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天天用的毛巾,为什么没成为一门好生意?_期货
你上一次换毛巾是什么时刻?
可能有人会以为这个问题有点可笑:换毛巾还讲求时间周期?岂非不是坏了,或者手感欠好的时刻再换?
简直。毛巾破了再换的习惯从怙恃辈延续到70后、80后,在中国,差不多两代人在毛巾的使用习惯上转变不太大。
不外,这几年,随着年轻一代带火了一次性洗脸巾之后,民众对于毛巾的使用问题逐渐有了更深的认知。
2019年,B站上一个名叫“明哥奇趣”的UP主做了一期视频,通过显微镜对比了一次性洗脸巾与毛巾,发现毛巾的纤维对照粗,以是藏污纳垢能力也十分惊人。现在,这条视频播放量已靠近5万。
随着洗脸巾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洗脸新宠,加上毛巾行业的整体增进渐缓,这两年关于毛巾将被洗脸巾取代的言论也时有耳闻。
那么,洗脸巾的增进与毛巾的生长事实有哪些关联?毛巾行业的创新,尚有什么路可走?
洗脸巾不背锅
今年高三的妮妮,在进入高中学习的那年就最先改用洗脸巾了。一最先是由于要住校,妈妈以为用洗脸巾加倍利便,用一次扔一次,省去了晾毛巾和洗毛巾的贫苦。
“现在我已经习习用洗脸巾了,不仅由于利便,更在于我知道毛巾很容易藏细菌。”妮妮先容,由于学业压力对照大,她的脸上时不时会冒些痘,而这些痘若是受到细菌的滋扰,会更严重。
当新零售商业谈论询问妮妮是从那里获得这些知识的时刻,妮妮笑着说,小红书、B站、抖音上都有这类知识,同砚们在宿舍里也会分享。不外,大多数同砚示意,仍然对照习惯毛巾的手感,妮妮用洗脸巾主要照样出于对痘痘的担忧。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洗脸巾行业需求规模增至123.60亿元,同比增进51.8%。市场增速以及对未来市场潜力的看好,一些美妆品牌、母婴品牌、纸类品牌纷纷跨界搅局,好比黎漾、全棉时代、心相印,甚至连屈臣氏、名创优品等渠道品牌也增添了洗脸巾这一品类。
淘宝上的种种洗脸巾
“不外,若是从销售来看,洗脸巾的真实规模应该在几十亿元左右。”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总监罗贤亮向新零售商业谈论先容。
对比海内毛巾市场规模,近十年出现出显著的颠簸转变趋势。从2012年最先一起下滑,直到2016年走到谷底,2017年泛起缓慢增进,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短暂下降,2021年中国毛巾市场规模426.48亿元,同比增进8.19%。
单从市场规模来看,不足百亿元销售规模的洗脸巾,短期还无法对生长几十年的毛巾行业形成有用威胁。但从增速来看,洗脸巾的生长性不容小觑。
于是,也有一些传统毛巾品牌,好比洁丽雅、金号、三利等,在看到洗脸巾的市场潜力后,纷纷增添了这一产物品类。在洁丽雅天猫旗舰店里,一次性洗脸巾的推荐位在毛巾之前,一款加厚的卷筒式洗脸巾销量高达4万 。
图源洁丽雅天猫旗舰店
不外,毛巾品牌销售洗脸巾,醉翁之意并不在产物,而是在“引流”。
“洗脸巾虽然利便,但缺乏毛巾的质感,我一样平常只有出差在旅店的时刻会用洗脸巾,平时在家依然用传统的毛巾。”经常出差的黄女士不仅郁闷有些非全棉材质的洗脸巾对皮肤不友好,甚至也有点不环保。
黄女士的做法并非个例。现在洗脸巾虽然增进迅猛,但份额有限。此外,在成熟的日本市场,毛巾着实已被细分为擦汗、擦手、擦澡等多种功效,甚至在送礼时都可以选择送毛巾。以是,现在说洗脸巾取代毛巾为时尚早。
错过行业升级期
中国人使用“巾”这个物品,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在中国的文学作品里,巾帕除具备适用的功效之外,还在男女情绪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随着纸巾和手机的普及,现代人自然再也不需要以巾拭汗或借帕传情。只有天天要用的毛巾,自日本传入中国后,一直被人们使用至今。
八九十年月,在海内工业经济以及棉纺织行业双重生长的推动之下,中国的毛巾行业最先起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生长,许多行业最先了产业升级。到了90年月中后期,海内毛巾行业进入外贸时代。
这其中,当属80年月后期就涉足外贸营业的孚日(前身为山东洁玉纺织有限公司)规模*。作为山东高密产业带中的代表性企业,孚日为不少国际大牌以及五星级旅店做过毛巾代工。曾有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毛巾,孚日占一半以上。
“毛巾行业最惋惜的地方在于,面临同质化竞争时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反而打起了价钱战。”罗贤亮以为,价钱战不仅极大地压缩了企业的利润,也让企业在面临原质料上涨时,抗风险能力降低。
凭证中研产业研究院讲述,2015~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毛巾企业的营业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下降显著,规模以上毛巾企业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下降37.62%;2019年为332.3亿元,同比下降8.08%;2020年继续下降至305.04亿元,同比下降8.2%。
营收下降,毛利不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价钱战,叠加互联网靠山下传统销售渠道的势微,最终作育了一个幽暗的毛巾行业。
从投资角度看,除了2015年,互联网毛巾品牌“最生涯”获得过顺为资源的1000万投资,传统毛巾企业讲不出什么新故事,机构们对这个行业也没什么兴致。
2017年最先,行业龙头企业洁丽雅在原质料价钱上涨后也逐渐扛不住了,在频仍因借贷纠纷陷入被执行案件的同时,洁丽雅离自己的上市梦渐行渐远。
2020年,天下*的毛巾产业带河北高阳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批产自高阳的毛巾,其质料为旧纺织品接纳剖析物,在行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
今年,高阳县公布了“高阳毛巾”区域品牌、高阳毛巾整体质量尺度,同时启动了毛巾重点区域产物质量追溯系统。显然,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产业升级以及品牌的主要性。
对比日本,至今仍赫赫著名的今治毛巾,依赖的也不是一家企业之力,而是组织的气力。今天的今治不是某个企业的品牌,而是一个区域品牌,只有产自今治且质量相符今治毛巾尺度的,才气使用今治的LOGO。最著名的毛巾“5秒沉水”尺度,就是出自今治。
品牌的气力是伟大的。凭证2014年的一项考察,“今治毛巾”在日本的品牌识别度高达76.9%。这个品牌的识别度不仅仅是指品牌价值,而是指在消费者心目当中,这个品牌有没有溢价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你的品牌支出更多的款项。
事实上,在2021年的一项品牌价值评选中,洁丽雅的品牌价值靠近240亿元,延续七年连任中国家纺行业品牌价值*,但在价钱端,险些看不出什么品牌溢价。
新零售商业谈论在洁丽雅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一款月销5万 的新疆长绒棉精梳工艺面巾,双11时代售价为22.4元起/4条,平均一条不到6元钱。最贵的一款抗菌毛巾,售价也不外139元/3条。
创新的术与道
不妨先做一道题:你知道毛巾应该多久换一次吗?
若是这道题很难回覆,那么换个问题:你知道牙刷应该多久换一次吗?估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谜底。
同样是生涯中天天都要用到的生涯物品,为什么毛巾的职位云云尴尬?着实,很难把这个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
在太长的时间里,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若何挑选毛巾,毛巾在使用历程中需要注重什么,多久应该替换毛巾……以是,我们依然保持着和老一辈们差异不大的毛巾使用方式。
罗贤亮以为,产业的升级一定不能依赖消费者消费意识的醒悟。只有从行业的角度重视产物尺度的提升,而且企业最先明晰品牌的气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才有可能。
此外,随着内容营销时代的来临,毛巾行业以前砸钱打广告、请明星代言等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了。虽然这几年也有一些企业在实验直播、联名等着重于“术”的营销方式,但仍然无法解决低品牌附加值的难题。
要想在新消费时代掌握自动权,企业就必须从“道”的层面思量创新这件事。那么,毛巾行业尚有创新的空间吗?
罗贤亮以为,任何创新都是有方式论的,依据品类创新理论来剖析,毛巾行业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创新可能:
*个层面是心智的洞察,针对消费者的新需求去做创新。
好比,消费者当下体贴家居用品的环保康健问题,品牌方可以针对这个痛点做出更平安的创新产物,像0甲醛、更自然、抑菌功效等,都是异常好的心智洞察。
母婴品牌“全棉时代”,专门针对婴儿的娇嫩肌肤开发出了一系列浴巾、汗巾以及口水巾,新手妈妈对这样的产物险些没什么抵制力。
第二个层面是市场的洞察,从销售角度寻找一些创新的方式。
好比说奶粉,在外洋常用的是D2C的销售模式,以节约中央商赚取利润。加上奶粉是具有显著周期性的消费品,品牌方可以定期为消费者直接发货。
再看毛巾,着实也是周期性产物,若是到了三个月,品牌能仔细地提醒消费者该替换毛巾了,完全可以增添消费黏性以及对品牌的好感。
第三个层面是手艺的创新,哪怕是异常稳固的家居品类,依然有创新的时机。
*的例子是戴森。戴森做吹风机的时刻,行业已经异常成熟,市场名目也基本上牢固了。然则,戴森依然依附自己对女性吹发时的痛点洞察,通过壮大的手艺创新,撕开了市场的口子。最主要的是,价钱还未廉价。
反观海内的毛巾产物,除了价钱已经降到*,产物离*还很遥远,这意味着行业的时机尚有不少。
最后
果然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毛巾相关企业4.3万家,2022年上半年新增627家,同比削减70.3%。
从年度漫衍来看,2017年以后毛巾相关企业注册量出现逐年缩短趋势。停止11月初,我国2022年新增毛巾相关企业856家,整年注册量或延续削减。此外,在注册量规模缩短的同时,注销吊销量在逐年增添。
罗贤亮对新零售商业谈论说,若是一个行业毛利极低,自己又不愿意转变,是很难吸引资源或者外部介入者进入的。
没有外部的“活水”,行业就成了一潭死水,这似乎是个死循环。以是,接下来毛巾行业或许该补一堂叫作“产业升级”的大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