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拿下新iPhone订单,但印度取代不了中国_国际期货

谁能取代中国“全球制造中央”的职位?苹果公司CEO 蒂姆.库克以为是印度。

“我对印度异常乐观。”今年2月,蒂姆.库克在苹果公司财年电话集会中,提到了15次印度——这完全就是前几年中国所受的待遇。而从2017年最先,苹果就把iPhone的一部门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以减轻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去年最先,苹果更是破天荒地最先在印度制造最新款的iPhone 14,一改印渡已往只能生产苹果旧机型的先例。摩根斯坦利预计,到2025年,印度将承接苹果25%的全球产能。

除此之外,在小商品制造上,印度也最先“抢饭碗”。以义乌为例,众所周知,老外们举头三尺必有义乌小商品,就连美国嘻哈歌手都要从义乌成箱成箱入口大“金”链子小手表,但早年几年最先,因受疫情影响,义乌外贸受阻,而包罗T 恤、节沐日装饰品等在内的大量订单,去到了印度。

数据显示,去年印度不少小商品的出口量暴增,已经跻身美国五大供应国,甚至一些外媒的题目都成了这样:“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天下工厂”“印度将成为下一其中国”“中国摔倒,印度吃饱”……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真的可以取代中国、成为新一代全球制造中央吗?

在短期内,这事儿不能能。

众多外企为何逃离印度?

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一个很相似的问题:“疫情后,印度能否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央?”

而大部门印度网友的回覆都是:不会。其中,有一位结业于印度理工的网友——就是谁人“你为啥来哈佛?”“由于我考不上印度理工”的印度理工——这样回覆:

特斯拉在中国设厂的历程表: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政府签署协议;2018年12月,超级工厂破土动工;2019年12月,*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出厂。若是这是印度的话,那么特斯拉从2018年5月提交注册最先,首先将履历至少长达一年的官员的冗长的审批手续,什么一个表格不盖章,缺少地址等等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市被驳回。

好不容易都搞定了,一些非政府组织对马斯克提议抗议游行,由于马斯克的英文名musk有麝香的意思,而在生产麝香的历程中会对鹿造成危险。

好不容易搞定了,效果给特斯拉土地授权的政府,在选举中失败,新政府以“可能存在溃烂”为由,作废土地授予……好不容易这些都搞定了,印度海关却克扣工厂的外洋入口器械,当地政府还要求80%的利益分配,印度央行对其违反《外汇治理法》而提起诉讼……好不容易把这些都搞定之后,又发现工厂竟然是佛系来电,时不时跳个闸……横竖折腾来折腾去,已经2029年了,马斯克都要退休了,印度特斯拉工厂还没正儿八经开工。

这个回覆,获得了16000多个赞,是该问题下的*高赞回覆,不愧是印度人更领会印度。

实在,谈起印度制造的优势,许多人首先就会遐想到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问题是,制造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人口盈利,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做事效率的政府、周全的配套产业链等等,这是一个有门槛的系统性工程。

先说印度的基建,光电力供应这点,就够“自罚三杯”的。

虽说印度是仅次于中 美的全球第三大电力生产国,但架不住太过依赖煤炭、电力设施建设落伍,以及无处不在的“偷电侠”等诸多问题。天下能源署数据显示,印度在输配电环节的消耗率高达22.7%,部门区域甚至跨越50%。因此,印度每年都有高达12%-14%的电力缺口,甚至另有2.4亿人苦苦挣扎在用不上电的逆境中。

而对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来说,没有稳固的电力供应,那可真是要命的事儿——东芝工厂曾因停电13分钟,损失60亿元。知乎上,有人分享了自己在印度工厂的履历:去那里调试机械,刚调试好,停电了!等电来了,又要调试了,调好又停电了!就这样频频了三次,第三次来电的时刻,机械坏了……而这照样发生在印度*典型工业区的故事。

此外,美国《国家利益》双周刊写道:“20世纪80年月,中国和印度都最先经济改造。然而,与中国的改造差异,印度的改造不那么亲市场,这使得印度有市场干预和商业珍爱主义的耐久传统,现在的商业环境不如中国。”

以我们熟悉的小米为例,去年,由于税务方面的纠纷,坚称“正当合规谋划”的小米,在印度被追缴65.3亿卢布(约为人民币5.7亿人民币),还被政府强行扣押了555.127亿卢比(约为48.06亿人民币),对此,连中外洋交部都亮相,希望“印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正、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除了小米等中国企业,不少西欧企业也由于受不了印度不太友好的营商环境而撤离,包罗福特汽车等着名跨国公司。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做事处。

“人口盈利”不是决议因素

许多人以为,印度的低劳动力成本是相对于中国的要害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盈利”。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适龄人口,都能被称为“盈利”,除非他们具备两个条件:基本的职业手艺素质,以及劳动意愿。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印度建厂的履历,除了埋怨基本找不到清洁的茅厕以及可以把人颠散架的公路外,他还重点吐槽了一下那里工人的效率:迟到、磨磨唧唧出工不着力,拖家带口一起来上班,大人做工孩子打下手,看得他心惊胆战。要害是,这些工人显然没有受过哪怕是最基础的教育,就一铺线事情,接口对接只要保证a对a, b对b ,c对c就可以,但就连这个简朴到不能再简朴的操作硬是连返工带叨叨,快一个小时才委屈不失足。

而苹果工厂在印度的遭遇,也很类似。《金融时报》报道说,现在工厂生产的手机零件,有高达50%的次品率,这距离苹果“0次品率”的要求还很远,而工人们的效率,也远远比不上苹果中国工厂。

对此,美国《国家利益》双周刊曾绝不虚心地写道:若是低成本劳动力带来的效益也较低,那么低劳动力成本有什么用呢?现在,印度人预期寿命增进比中国落伍25年,成人识字率也落伍30年,许多在穷人窟长大的印度人一生都没有政府档案。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事情效率,以及他们在制造业耐久生长的能力。

中国制造的门槛

不能否认,在一些廉价、低附加值的小商品上,印度的发力真的很猛,有点像早期中国制造崛起的样子。不外,这种追赶,更像是去承接义乌等地在转型升级中,逐渐要被镌汰掉的那部门生产力,对中国制造来说,这实在很难组成实质性的威胁。

中国昔时,正是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手中接过了玩具、服装、五金等制造业,继而生长到90年月中期的电器、电子零件,甚至汽车、工程机械这些越来越有手艺含量的产业,最终成为“天下工厂”。现在,中低端制造业在中国显示出了显著的放缓,并逐渐最先向外转移。

照样以义乌为例,义乌小商品可以笑傲全球,除了*的性价比之外,还在于快速的反映能力,快速的订单履约能力,极大的脑洞,以及异常完善的供应链等,这些都是多年外贸履历,打造的“护城河”。

“比白宫更早知道谁是下一任总统”,说的就是通过订单,提前知道天下大事的神秘东方气力“义乌指数”。2020年,当美国还对疫情遮遮掩掩时,义乌已经通过外洋大量的裹尸袋的订单,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而随着美国大选的相近,义乌商家们一边制作“MAGA”的旌旗,一边制作骂拜登的帽子,随手就把双方的钱都赚了。

在义乌,可以采购到连硅谷科技巨头都瞠乎厥后的“黑科技产物”,好比防踩踏无人机,能连响三天三夜的莲花蜡烛……要害是,哪怕是戋戋几美元的手机壳,都能国际包邮。这种种优势,是印度制造现在很难具备的。

现在天的义乌,不少小商品的门槛,也被打造得越来越高——一款出口到非洲的口红,要求耐高温尺度高于50℃,否则就会在集装箱里融化变质,但义乌企业把这个尺度提高到了75℃;一个义乌当地的吸管品牌,已经主导起草了8项国家及国际尺度,往后不会再容易遭受外洋客户的压价。这样的案例,在汇聚200多万种商品的“天下超市”义乌,可以看到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纵然受疫情影响,义乌仅去年上半年出口额依然高达2029.5亿元。

实在,“XX国家替换中国”这样的话,从很多多少年前就最先了, 越南、菲律宾、孟加拉,甚至现在的印度,都曾是谁人“XX国家”,甚至连美国,都一度想让制造业回迁,但最后的效果呢?人人都看到了,不只鼎力提倡这点的川普,自己戴着“made in China”的帽子四处演说,连他女儿的服装代工厂,都依然留在中国。

从“一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到打造自己的手机、汽车、大飞机,多年后,中国站在了“高端制造”这扇门前——相对于忧郁“印度等国家抢饭碗”,若何更好地跨过这道门,才是中国制造现在更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