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常州新能源,为什么行?_国际期货,国际黄金
2023年1月,新年伊始,人人都在做复盘、计划。洛阳政研与改造的一篇文章,也引发了众多讨论。文章焦点讨论了一件事:
“中航锂电起步于洛阳却生长壮大于常州,并完成了从濒临歇业到风景上市的绝地还击”。
为什么?应该怎么借鉴?
体制内复盘产业的做法,颇令人线人一新。而这篇文章,也让常州被普遍讨论,尤其是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业绩。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进96.5%。
从复盘文章中,可以看到,常州是从产业政策到股权培育的全方位“出击”,颇有前几年热烈讨论的合肥“股权投资”的风范。那么,常州为什么可以生长新能源产业?又有什么借鉴呢?
汽车工业的沉淀
差异于深圳“画地为宝”式的全新最先,常州的工业尤其汽车产业,在新中国确立之前就有不错的积累。
1936年,上海吴淞机厂搬迁至常州戚墅堰,并更名为戚墅堰机厂。新中国后,戚机厂不停扩建,自主研制了柴油机,在此基础上又研发了东风系列牵引机,推动着中国铁路的大提速。可以说,戚机厂是常州工业的主要奠基者。
1956年,常州8家私营机械铁工厂、铸造厂合并,确立*农具厂,也就是常州客车制造厂前身。常州也介入到了天下的客车生产大潮中。
而更主要的节点是,1975年,那时的一机部决议,将都会客车专用底盘的试制和生产项目,落地常州。由此,常州汽车工业获得加速生长,成为天下三大生产基地之一。“长江”“常州”“先飞”乘用车跑向天下,延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的纪录。
1990年月,常州加大了和外资的相助。和美国福莱西宝客车确立我国*家中 美合资企业。2001年,又和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相助,生产了经典车型依维柯,成为不少中途客运人的影象。
只管随后的合资公司几经辗转,日渐衰微,但却为常州积累了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基础,零部件配套、汽车工人等等。
但若是仅凭传统汽车工业的积累,在新能源时代,照样不够的。而常州在2011年也早早开启了对新能源的探索。
*时代的实验
许多人对波士顿机械人很熟悉,但在2010年的时刻,对照著名的另一个公司是“波士顿电池(Boston Power)”。这家公司确立于2005年,曾被以为是“特斯拉对手”,电池手艺也是行业*。而2010年时,波士顿电池,就最先追求在中国规模化生产了,比特斯拉要早不少。
牵线波士顿电池中国落地的是金沙江创投,以投资的方式,在北京落地了研发中央,而制造中央就落地到了常州溧阳。而可以落地溧阳,也离不开那时治理班子的多次争取,以及后续的高度配合。于是,常州有了亚洲*的超级电芯工厂。仅一年多后,在2013年5月,工厂正式投入量产。
此时特斯拉还没有脱节“量产地狱”,新势力还没有确立。时代的主流,依然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可以说是*时代的探索。遗憾的是,这段美谈并没有生长太久,最终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等问题,锂电池工厂急急收尾。
现在,波士顿电池在中国市场险些看不到了。但这一次实验,却留给了常州产业认知和实践履历,以及对外的树模效应,让电池企业对溧阳有了领会,知道这里支持电池生长。
溧阳的电池产业生长,可以说铁路也是一根“姻缘线”。2013年下半年,宁杭甬、厦深铁路连通,溧阳的交通状态大幅改善,而且可以直通宁德,交通便利。
2016年3月,深圳科达利在溧阳确立子公司,这是一家动力电池结构件的龙头公司,而客户正是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三个月后,宁德时代也来到了溧阳,产能50GWh的电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宁德时代又吸引了电池质料璞泰来、电池装备联赢激光等公司的项目落地。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而关于引进中航锂电的故事,在洛阳政研与改造的那篇文章中,有着精彩的庞大总结。
2017-2018年,中航锂电由于对行业判断失足,产物竞争力下降,导致延续亏损,谋划压力陡增。2018年头,常州市金坛区通过资源运作一举“抄底”中航锂电,并从三个方面推动企业深化改造。
“一是以锂电科技(中航锂电江苏公司)为平台开展重组,推动中航锂电由央企三级子公司变为地方国资控股企业,实现治理层级下沉,提升决议自主权。随后又通过延续引入外部投资,将企业改制为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夹杂所有制企业,大幅提升企业活力。
二是武断将产物蹊径由商用车蹊径,切换至市场空间更大的乘用车蹊径。坚定绑定大客户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开展研发,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三是陆续在厦门、成都、武汉、合肥设立产业基地。随后,中航锂电实现了发作式增进,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9一跃成为第3。”
2018年,电池产业正处于转变前夕。要做到抄底,若是没有对产业自己、对都会资源的清晰认知,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至于随后而来的整车企业,例如理想、北汽、比亚迪等等,也是水到渠成了。现在,常州的动力电池年产值位居天下首位,占天下1/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目跨越3400家。
鲜明背后的摔倒
人们很容易有“后视镜”头脑,在总结已往的时刻,好像一切都是天真壮丽、理所固然。但现实却并非云云。
好交手汉。武汉东湖区的长江存储,作为我国存储产业自主突破的先头兵,手艺和收入都实现了突破。但2017年启动的武汉弘芯项目就失败了。
昔时投资总额高达1280亿,公司不仅拉来了昔日台积电二把手蒋尚义担任总司理,还延续三年位列武汉市重大项目设计。现在,武汉弘芯在一颗芯片未产的情形下,说暴雷就暴雷。
好比合肥。合肥关于面板、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乐成,已经是典型了;但2007年合肥引进船企熔盛重工,用以生长柴油机产业,效果六年后就遭遇了全球船运行业危急、产业链陷入亏损潮。
2010年引进的光伏企业合肥赛维,第二年就遭遇重创,幸好被通威团体接手才得以死去活来。
再回到常州,以汽车产业来看,面临错误也是常有的事儿。常州汽车厂历经沉浮、不是每一次决议都是对的;和波士顿电池的相助,云云高调却以失败了却;中航锂电引进后就遭遇了谋划压力;和北汽的相助,也还没有看到正果等等。
一句话总结就是:风景无限好,辛酸在背后。
然而,合肥、常州的乐成,也不能用“生计者误差”就一笔带过。都会的产业投资,也有一些方式论可以总结。
首先,拼理念和制度。
政府产业投资,无论用税收优惠照样股权投资,本质都是“风险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实验。因此,要有事前严酷论证、事中慎密跟踪、事后包容错误的系统。期待乐成,也允许合理的失败。
其次,拼眼光。
选项目,一定是有主观判断在内里,而怎么选,通常会晤临一个状态,就是“早期照样成熟”、“鸡头照样凤尾”。
成熟项目,奏效快,但后劲未必足。尤其对于中小都会而言,往往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大项目都被抢光了,才会有一些轮到自己。剩下的项目,在行业中竞争力不强,一旦行业遭遇风浪,往往容易*倒下。就像凤凰落荒而逃的话,最有可能是尾巴上的羽毛先被拽掉。
尤其对于手艺迭代快、规模优势显著的行业,好比光伏、电池等,追尾巴是很贫苦的。前两年还很热的PERC电池,今年就已经被TOPCon取代了。而若是是今年急急启动TOPCon项目的新玩家,那很可能项目落地的时刻,价钱战已经很惨烈了。项目开工就是亏损。
早期项目,风险小,但回报也大。早期的时刻,需要试探的历程对照艰辛,然而一旦产业逐步成熟,就可以施展先发优势,源源不停地吸引产业资源,形成“马太效应”。固然,早期项目一方面要论证未来空间,另一方面更要找“鸡头”,只有引进先排企业,才有可能推动产业生长、吸引配套。
这就跟做投资是一样的。认知差、预期差,才气实现超额收益。走在时代前沿,但不要和时代趋势相反。
再次,拼同伙圈。
一个都会很难容下整个产业链,而经济圈就很要害了。这就像《亮剑》里的“铁三角防区”一样,互帮互衬,协同生长。
最后,拼“血条长度”。
创新来自于试对,而试对则来自于千百次的试错。试错不是勇往直前,而是要凭证自身的“血条长度”来计划。就像我国和日真相比,产业纵深、广度就大多了,因此,可以举行多产业的扶持推动。而都会做产业投资,只管目的很远大,但也要凭证现实状态而来。
究竟万事都有不确定性,会有一些突发的颠簸。而抗住颠簸,就可以享受风雨后的彩虹。
股权财政的转型
现在撒播着一个说法,从“土地财政”走向“股权财政”。这个话题的靠山就不用多讨论了,可以多聊聊的是若何明晰股权。
股权不意味着炒股,而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强信用主体,通过肩负合适的风险,以投资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生长,继而带来就业、经济的改善。
这是一个行得通、也值得做的方案。显然,也对相关部门的研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幸运的是,合肥、常州、武汉等地也都响应试探出了一些案例,并获得了回报。
这些案例,既有有时性,有时在产业的节奏、企业的选择等;但也有一定性,一定在政府愿意做好产业、愿意和企业一起肩负风险,认真看待纳税人的每一笔钱。
不外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需要郑重的要素,那就是节奏。对于产业生长而言,一窝蜂涌进的时刻,往往是阶段高点。对于判断力、产业要素等等的要求更高。
股权虽好,切忌瞎炒;产业争鸣,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