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反超广州,重庆能连续吗?-香港期货开户

其中,重庆GDP总量继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迫近3万亿人民币大关,为29129亿;相比广州整年GDP总量的28839亿,重庆完成了赶超。

这意味着,重庆逾越广州后,成为首座进入“一线经济都会”行列的西部都会。

作为长江上游*的一座码头都会,重庆的“雄起”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高楼与烟雾缭绕的“江湖气”中。

01 充满“江湖气”的重庆

重庆也被称作江州,曾是春秋战国时期巴国的政治中央。

两千多年前,这个因盐而兴的国家,顺着长江的支流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将盐卖到了内陆,获得了无数财富。

与巴国相邻的蜀国(今天成都区域),因同处四川盆地,两国在历史上被并称为“巴蜀”。

秦国统一六国时代,吞并了巴蜀,在这里划分设立巴郡、蜀郡,成为帝国主要的后勤补给基地。

重庆因建在长江与嘉陵江交会处,始终是守卫四川门户的咽喉重地,其作用主要是“镇守三峡,拱卫巴楚”。

若是没有昔时蒙古大汗蒙哥命丧黄泉的“钓鱼城”之战,很少有人会知道,重庆曾是出川路上的一座军事重镇。

明初重修重庆城池,选址在两江交汇的渝中半岛上,城中建有17座城门,8座是供人挑江水入城的水门。其中的朝天门占有水路交通便利,逐渐生长成了长江上游*的口岸码头。

数百年的时间,重庆偏安西南一隅,富足又镇静。

1898年,英国探险家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驾驶“利川号”,破费21天时间从宜昌抵达重庆,川蜀大地物产厚实,人民生涯富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891年,英国人要求重庆开埠,随后许多国家尾随英国进入重庆,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办银行、开公司,重庆最先变得喧闹起来。

短短十余年间,从朝天门码头进入西南区域,市场上跨越八成商品都是洋货。重庆人天生喜欢新鲜的性格,比其他区域的人更快速地包容了这些闻所未闻的洋玩意。

反过来,大量本土的茶叶、蜀锦等物资又源源不停从朝天门码头登船,销往异国异乡,重庆在懵懂中被卷入了全球市场。

随着重庆——汉口——苏州这条长江航线开通,加倍速了重庆的商业生长,也带来当地金融业的兴起。

1905年,四川设立了最早的官办地方银行“浚川源银行”,分设成都、重庆两行,那时中国的各大银行也相继在重庆设立分行。

随同战火与商业重叠前行的历史,重庆逐渐演变为巴蜀区域主要的商业中央,形形色色的人物和行业顺着长江搜集于此,浓浓的人世烟火味氤氲成重庆特有的“江湖气”。

重庆生猛的“江湖气”是靠川菜滋养而来,火辣又有些匪气。

提到重庆,就不能不提令人垂涎的暖锅,这实在属于川菜中的下河帮菜。

川菜素有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之分,上河帮也叫“官府菜”,好比成都的“谭家菜”,那是川菜中食不厌精的象征;下河帮菜中,生猛的暖锅是最著名的“课代表”,成员还包罗酸菜鱼、辣子鸡、灯影牛肉等,主打麻辣粗犷;小河帮菜主要指自贡菜,起源自贡盐商,因此又称为“盐帮菜”,代表是水煮牛肉、粉蒸牛肉、冷吃兔、火爆黄喉这些味道厚重的菜肴。

到了重庆,无论哪种菜系,都少不了麻辣、辛香的口味,让外地人“闻辣色变”。

不外,初到重庆的人最不顺应的不只是满城的辣味,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和大厦令人过目成诵。

02 重庆到底是个省,照样个市?

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来到重庆,他的*印象是:“此地并不适合人类栖身,由于没有平展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争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

确实,重庆地处四川盆地,是一座崎岖不平的山城。周围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大山撑起了重庆的骨架,大巨细小的江河绕行其中。

重庆主城依山就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当地人根据山脊梁子分出上半城和下半城。

曾经的十八梯,就是毗邻这上下半城的主要通道。无数靠搬运货物为生的“棒棒”,是维系山城与码头的主要运输命脉。

重庆的地名也四处嵌入了“山城”的影子,好比地名中常见的“岩、坡、坎、梯、堡、岭、冈、坝、梁”等,重重叠叠的地质组织形成了重庆纵向漫衍的都会名目。

人们在江边码头跑码头,在山上和山脚搭建起自己的家,围绕着山和水,搭建起吊脚楼、高架桥、公路……都是内陆都会少见的“带脚”修建。

让外地人目瞪口呆的,不仅有穿楼而过的轻轨,蹊径在楼顶,另有独具特色的洪崖洞超级夜景。魔幻的都会名目也让重庆的别称逐渐从“雾都”、“江城”、“桥都”,演变到最新的“8D魔幻都会”。

不外,重庆到底是一个省照样一个市,始终充满争议。这也是拿重庆经济与其他都会对照,都市饱受质疑的主要缘故原由。

在“万亿都会俱乐部”中,重庆是毫无疑问的省级直辖市,广州、深圳、杭州是副省级都会,苏州、郑州、长沙、合肥等只是通俗的地级市。

再从面积上看,重庆都会总面积高达8.24万平方公里,险些与江苏省(10.72万平方公里)、浙江省(10.18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同,相当于13个上海,7个天津,5个北京的都会面积,是我国面积*的直辖市。

广州、上海、深圳作为都会毫无争议,由于这些都会的城镇化率都跨越了80%,最高的上海高达88.1%,险些不存在墟落和县域地带;而重庆无论都会面积、行政区划、人口规模都远超其他都会,堪比一其中等省份,但城镇化率仅为66.8%。

因此,拿重庆的主城都市区作为一致对比工具,或许更客观。

重庆主城原本只有中央9区,2021年扩容到21区,笼罩了一半以上的区县,常住人口跨越2100万人,主城GDP总量跨越2.2万亿元,与苏州、深圳以及广州等都会GDP总量有一定差距,而且区域经济生长并不平衡。

重庆总体面目为“一体两群”(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两群中的“一区”的地形相对较好,各种经济生长就很快,但渝东南和渝东北属于喀斯专程形的山区,使得重庆都会名目总体是一个大都会 大农村 大山区的面目,客观条件并晦气于生产流动。

事实上,重庆今日的都会名目和产业经济自有其历史靠山和因素。

03 “三线建设”给重庆打下扎实的工业基础

1937年11月,抗战发作后,北京、上海相继陷落,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设为陪都。随后,数十万逃难的职员以及无数厂矿装备相继转运到了重庆,逐渐形成重庆早期的工业制造基础。

由于战乱,天下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校90%的学者迁徙到了山城,又给重庆的文化带来了忧伤的洗礼。

20世纪60年月到70年月,由于向导人判断新中国的周边的平安形势日益严重,而中国的工业和经济中央集中在东部大都会,一旦遭受外敌入侵,将造成严重损失。思量到西部区域经济对照落伍,尚未建成可靠的国家战略后方。于是,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决议,将重庆列为“三线建设”区域局限内*的中央都会。

1965年,迁建事情周全铺开,煤炭部、冶金部、一机部、五机部、石油部、化工部、地质部等中央15个部的企事业单元,相继从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12个省市内迁到重庆区域,内迁职工达43488人。

同时,国家还在重庆区域放置了59个大的主干项目和配套项目的新建和改建扩建。项目涉及武器、船舶、电子、航天、冶金、化工、机械等工业。

到20世纪70年月“三线建设”末期,重庆已经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纺织、食物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冶金、化工、机械三大行业的牢靠资产原值、工业总产值、税利划分占全市总数的54%、49%、59%,对重庆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在此时代,国家还重点对重庆的交通、航运项目举行新建扩建。襄渝铁路、川黔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嘉陵江大桥、合川涪江大桥、北碚向阳桥、长江大桥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扩建货运口岸,使重庆港拥有机械化码头13座,*停泊能力3000吨;改建和扩建了白市驿机场,民航年游客发运量到达12万人次,每年货邮发运总量到达3100吨。

历时多年的“三线建设”不仅辅助重庆确立了门类较为完好的国防工业生产系统,改善了当地工业经济结构和结构,同时也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主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沿铁路、公路和水路制作了多个以重庆为中央的城镇经济群,逐渐形成重庆今天的都会规模。

1997年,在开发西部的政策靠山下,重庆升级为西南区域*的直辖市,尤其是西部区域15%优惠税率的加持,使得重庆经济获得飞速生长的契机。

但最要害的是,重庆在产业转移浪潮中捉住了时机,将政策优势施展到了*,最主要的即是重庆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

海底捞失速:服务缩水,利润至上

04 汽车与电子信息产业

汽车产业有一定手艺门槛,且上下游产业链相当长,向来被视作都会工业实力的象征。重庆的汽车产业主要得益于早年“三线建设”,一度占有当地工业的半壁山河。

重庆*代表性的长安汽车,原先是轻重型军车生产企业。改造开放后,由于军工减产及转型,长安汽车通过引进日本铃木Carry微卡手艺,生产出长安微卡,实现了车辆制造的军转民手艺突破,重庆民用汽车制造业由此起步。

统一时期,重庆动力机械厂(重庆汽车制造厂前身)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合资确立了庆铃汽车有限公司,成为重庆*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庆铃以CKD方式组装出*批双排座、载重量2吨的五十铃630轻型载重汽车;四川汽车制造厂也同时研发出重型载重汽车红岩CQ19210,使得重庆工业在微、轻、重型汽车领域站稳了脚跟。

但重庆汽车迟迟没能进入轿车市场,直到1991年,长安汽车通过组装铃木的奥拓汽车配件,才“捣鼓”出首部奥拓汽车,圆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汽车梦。

在九十年月合资造车风潮中,重庆长安与福特、马自达等国际车企互助,确立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顺遂进入家用乘用车市场。

合资汽车品牌蓬勃生长的同时,重庆本土的自主品牌轿车也初现峥嵘,泛起了重庆力帆等本土车企。

依托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力帆、长安汽车等重庆车企的手艺,经由40年的不懈起劲,重庆的汽车工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形成涵盖十多家整车企业和一千多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汽车产量岑岭期到达300万辆,天下占比跨越10%,是名副实在的汽车城。

汽车工业在重庆履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电子信息产业却是近十多年才兴起的产业,却有着更为迅速的生长势头。

2008年,重庆市被批准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高手艺产业基地,在条记本、小我私人电脑和云盘算等产业配合拉动下,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生长突飞猛进,各种大型电子科技企业不停落户重庆。

随后,重庆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产业生态圈,通过“垂直整合”的招商引资模式,吸纳了包罗盘算机整机及配套、通讯装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智能家电、LED及光伏、电子质料和新型元器件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进入产业链,营业收入节节攀升。

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及软件营业收入共2522.4亿元,其中盘算机及配套产业占50%,是全球*的条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主要的手机生产基地。

经由十年的生长,2022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已实现工业总产值及软件营业收入共7000亿元,其中盘算机(含笔电)、智能手机制造产值占到整个产业约七成,盘算机整机产量在各省市中排名第二。

随着重庆逐渐向工业软件、汽车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数字内容五大偏向举行产业转型和结构,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对重庆经济增进孝顺率超三分之一,是当地经济增进的*大元勋。

重庆依托汽车和信息产业打下的制造业基础,作为产业生态链条的装备制造、仪器仪表、化工能源等新兴产业也都获得迅猛生长,均在天下前十名之内。

可以说,此次重庆GDP总量的增进,离不开汽车与电子信息这两大支柱产业的耐久积累,各种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也功不能没。

但也必须看到,重庆经济高增速背后的隐忧依然存在。

05 经济高增速背后的隐忧

不能否认,相比其他经济蓬勃都会,重庆耐久接受大量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肩负相对较小;同时重庆自己处在工业化阶段,大要量的固投对经济有显著的拉动效果,才气够耐久增速领跑。

凭证官方数据统计,2009至2019年这十年间,重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砸下了4.23万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就占到3.4万亿元。

但随着海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重庆的固投也被房地产所拖累。

重庆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4%;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438.98万平方米,下降28.4%;商品房销售额3101.59亿元,下降42.5%。

很显然,重庆经济已往多年依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加持,短期经济效益是不错,但随着基建完善,以及人口盈利的逐渐消逝以及政策性颠簸,固投效益一定会越来越少,这才使得重庆近年来的财政自给率始终在50%以下,十分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从另一角度来看,重庆经济连续多年增进的底气,来自超3000万常住人口。但近年来,重庆常住人口增添一边不足万人,另一边流失人口却跨越350万人,这异常值得小心。

2022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213.3万人,比上年仅增添0.9万人。最近5年重庆的新生人口从2017年的*41.09万人,直线下降到2022年的19.20万人,险些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重庆常住人口流出比例高达5.87%,有近200万人相继流出到“北上广深”等经济较蓬勃的都会。

重庆人口流失的缘故原由自然不乏上述都会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等因素,但基本缘故原由照样重庆曾经的工业基础是以钢铁、水泥等传统的第二产业,但随着先进制造业、高新手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兴起的同时,问题随之泛起。

重庆虽然面积大,但除了主城和部门区域,更多是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区位条件都差许多的区域。在新旧动能转化时代,这些地方基本都存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不足、企业零星化漫衍、缺乏龙头企业动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使适合地就业岗位少,生长远景差,自然留不住人。

即即是跨区就业,由于各区域的用工成本差距逐渐缩小,使得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突出,人们只能追求薪资待遇更好的去向。

甚至,重庆的支柱产业中,汽车产业现在也面临着伟大挑战。

重庆汽车制造业的热潮时期是在十年前,那时的重庆车企产物偏重中低端,迎合了大多数购车者需要,供需两旺的势头让重庆车企陶醉在高速增进产业盈利和现金流当中,新车研发投入就十分不够。

随同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更多互助品牌与自主品牌异军突起,重庆车企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日子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滋润”。

即便重庆汽车产业意识到这个问题,较早进军到新能源车产业,但始终面临新能源汽车天下占比不足,“电池”“电控”“电驱”新能源汽车焦点三大件方面配套实力不强,以及各车企的单品利润均不到万元的尴尬事态。

那么,GDP总量近3万亿,经济排位反超广州,重庆还会继续“雄起”么?

06  成渝联动,重庆将继续“雄起”

重庆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一定碰着的现实矛盾。然则,相对“北上广深”等都会,无论是产业生长,照样都会建设,重庆都另有相当大的生长空间。

尤其是经由不停调整转型,经济结构优化,高手艺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延续数年都是两位数的增进,让重庆经济拥有了强劲的增进动力。

同时,依托铁路和航运、空运系统,重庆已成为西南区域主要的交通枢纽都会。

最早辅助重庆运输“笔电”产物的中欧班列,通过与陆面上的成昆铁路专线、兰渝铁路、渝昆铁路、渝新欧铁路相连,向西接入欧洲、向南进入东南亚,现在已是成都、西安以及中部的武汉、郑州等都会的主要国际物流干道。

更况且作为西南主要的经济都会,重庆的政策优势体现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成渝双圈战略上,各种利好条件集于一身。

2022年,重庆政府在“十四五”讲述中,对事关经济的交通领域有着久远设计:力争高铁通车及在建里程跨越20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跨越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到达4600公里、机场游客吞吐能力到达8000万人次、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到达1200公里、中央城区都会蹊径到达7000公里,主城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基本建成。

此外,重庆第二机场事情也获得国家批复,前期事情正在开展,这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果不言而喻。

纵观重庆经济总量提升,很主要的因素是重庆在川渝、成渝互助上加倍慎密。

重庆的地理位置特殊,产业集群效应有限,在眼下都会经济圈“群雄纷争”时代,重庆选择与近在咫尺的成都“抱团”,确立起“成渝经济圈”,形成产业规模辐射圈。

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起”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毗邻西南西北,相同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怪异优势。

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厚实、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麋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漠、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在国家生长大局中具有怪异而主要的战略职位。

2016年,国家生长改造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团结印发的《成渝都会群生长设计》明确,到2030年,成渝都会群完成由国家级都会群向天下级都会群的历史性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川渝区域的经济总量已达8万亿,这与重庆的排位上升,形成了呼应关系。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更成为双城经济圈重点建设的4个万亿级产业。

随着成渝双圈联动,重庆可以在更大局限结构产业链,调动经济资源,都会影响力也将由一座城笼罩到整个川渝区域。

一重江水一重山,拂去浓浓雾气的重庆,眼前已是另一番情景。

重庆反超广州,只是个最先。

随着重庆继续保持经济总量上的相对优势,不停增强区域互助,“北上深渝”的GDP四强名目或许将连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