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长跑十年终盈利,值得荔枝喜悦吗?_期货开户

克日,中国在线音频*股荔枝团体宣布了2022年第四序度及整年财报。

财报显示,荔枝团体去年四序度及整年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第四序度收入达5.88亿元,2022年整年收入达21.85亿元,整年净利润增至8650万元,相比2021年的净亏损1.27亿元大幅扭亏为盈。

这是荔枝自2013年确立以来首次整年盈利,也可以看做是在线音频赛道在履历了漫长守候后的一次“着花效果”。只是,荔枝的盈利并非来自商业难题的攻克,而是源于对内容成本的把控。这一点,也清晰地反映在荔枝依旧低迷的股价显示上。

若何才气转变营运偏向,并开拓更多的场景和模式来实现营收增进?ChatGPT的爆火,让荔枝变得摩拳擦掌。AI谈天机械人带来的降本增效是一定的,但情绪厚实度缺失的难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研发成本,都不是那么简朴就能跨越的沟壑。

荔枝增进乏力的背后,也泉源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巨头的接连结构加上喜马拉雅、蜻蜓这两个老对手的搅动,荔枝想要在单一的“耳朵经济”中实现连续盈利,路途艰难。

01 资源市场“不买账”

昔日知识付费和Clubhouse的火热,让在线音频获得了*的增进。此外,三年疫情催发用户对“耳朵”需求的暴增,更是为这一赛道注入了充沛的活力。

但值得注重的是,包罗荔枝在内的不少垂直类音频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靠亏损换扩张。

公然资料显示,荔枝曾一度陷入盈利逆境。2018年至2021年,荔枝划分实现年收入8亿元、11.8亿元、15亿元和21.2亿元,净亏损934.2万元、1.32亿元、8218.4万元和1.27亿元。从2021年第四序度最先,荔枝才实现扭亏为盈。

从收入组成上看,荔枝的收入主要泉源于音频娱乐收入以及播客、广告和其他收入两部门。

据其财报显示,2022荔枝的平均总移动MAU为5040万人,而2021年为5840万人,同比削减13.7%。平均每月付用度户总数2022财政年度为48.39万人,2021年为48.8万人。在音频行业仍较火爆的2020年,荔枝在2020年的平均总移动MAU为5620万、平均总月度付用度户到达44.61万人。

月活用户量大幅削减、付用度户数增进微乎其微,荔枝反而实现了整年盈利。对于这样的“反常”征象,荔枝的注释是:主要是由于音频娱乐产物的平均用户支出的增进。另一方面,2022年荔枝的盈利水平主要与降本增效相关,其中,营业成本与营业用度对比2021年均有削减。

对于这样的注释,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显然不是很知足。

荔枝“整年盈利”财报宣布后一天,也就是3月17日,其股价在微涨到0.815美元每股之后,便迅速进入了下跌通道。至3月21日,荔枝的股价为0.728美元每股,距财报后最高点,下跌10%左右的幅度。

事实上,自2020年1月17日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生意成为“中国在线音频*股”之后,二级市场一直都不怎么看好荔枝。其股价显示耐久低迷,早已经濒临退市边缘。

2022年10月11日,荔枝收到纳斯达克通知,称其不相符延续30个生意日不低于每股1.00美元的*股价要求。依据划定,荔枝需在最长不跨越360天的限期内做到合规,否则将被强制摘牌。不外,凭证纳斯达克的决议,荔枝可能有资格获得分外180天的合规期。

资源市场“不买账”的缘故原由并不庞大。荔枝一年的盈利,并不能说荔枝就已经周全盈利,也不代表其拥有一个优越的生长态势和空间。反之,用户付费占比过高导致的营收结构单一,商业场景和模式的单调等等一系列问题,依然是摆在荔枝眼前的伟大挑战。

02 押注AI谈天

和大多数内容平台一样,处于在线音频赛道的荔枝,内容结构以及随之而来的内容成本一直是阻碍平台盈利的一个主要缘故原由。

在线音频赛道内容产出模式分两种,一种是专业内容生产(PGC),第二种是用户内容生产(UGC)。PGC虽然能构建内容护城河,但需要购置大量的版权。UGC能够提升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成真相对较低,但很难构建内容壁垒。

用户转化和新增要依赖内容数目和质量的提高,而内容数目和质量的提高又会带来成本的增添。

在AI手艺未被引进赛道之前,荔枝偏重UGC,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种种商业模式,如直播社交、付费内容、粉丝会员、游戏联运、IoT场景拓展等。但显然,近年来不理想的财报和二级市场显示,体现了荔枝围绕UGC商业变现的增进乏力。

AI手艺的引进,让内容平台看到了“降本增效”的火苗。通过AI手艺,创作者将大幅提升内容的生产效率,从而让内容规模也获得指数级增进。尤其今年以来ChatGPT的爆火,更是引发了平台们对于AI的关注。

荔枝在财报中示意,后续将推出更多样化的社交产物形态和功效,打造综合型AI互念头器人平台。

现在,荔枝已经在旗下多款产物中应用AI语音手艺,并上线了谈天机械人等创新功效,包罗在全球化社交产物TIYA App中推出了谈天机械人TIYA Bot模块、在旗下音频产物中上线了语音谈天机械人“小吱”。

问题在于,ChatGPT虽然展现出了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但相比“人”自己,AI依旧存在明白文本的语境、选择适合的音色,甚至凭证文本的情绪随时转换声音等一系列难题。

情绪的厚实水平是在线音频的一大“卖点”,在AI做不到真正吸引用户使用、付费的内容体验之前。语音合成、识别、语音信号处置、编解码以及智能音效的研究和开发,将会给荔枝带来更多的成本。

03 市场竞争加剧

荔枝之以是营收遇阻,且不被资源市场看好,在难以为继的商业模式之外,在线音频市场竞争不停加剧的也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互联网大厂的强势入局,极大挤压了荔枝的未来生长空间。

在Clubhouse被马斯克带火之后,在线音频市场迎来了高速增进。CIC宣布的研报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收入在2016年至2020年保持着69.4%的年复合增进率,从16亿元增进至131亿元。

海内不少大厂看到了音频社交领域的伟大潜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流量盈利流失殆尽的近几年,这个赛道照样有着不错的吸引力。于是纷纷结构抢占音频社交赛道,试图占领这一渗透率较低的赛道。

2020年,字节跳动推出“番茄畅听”,结构这一赛道;2021年,腾讯将酷我畅听和懒人听书合并为“懒人畅听”,并将长音频正式纳入其音乐娱乐生态之中;网易云音乐增添了有声书和播客入口;B站收购了猫耳FM......

在线音频赛道竞争猛烈且愈发拥挤,大厂可以依附资金优势和流量优势大肆侵入,可荔枝等专业音频平台却很难迈向其他赛道,以多元化谋划的形式获得营收端的增进。

另据调研机构易观宣布的《中国音频行业产物洞察剖析2022》显示,自2021年3月以来,海内在线音频市场MAU稳固在3亿左右,增进能力已靠近天花板,市场竞争猛烈,拉新成本高;而与阅读、视频、游戏等其他泛娱乐领域相比,资源市场对在线音频并不热衷,这也成为该行业扩张难题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

固然,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荔枝依然存在时机。现在,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万物互联”“车联网”显示出伟大潜力。行车不能看视频,这是音频企业结构该场景的自然优势,听觉、语音在汽车中有着伟大的应用空间。

据领会,现在荔枝已陆续与小鹏、小米、华为、高合等企业杀青互助,上线车载音频产物。场景的“破圈”给荔枝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无论是任何场景,内容永远都是基本。

在竞争日益猛烈的眼下,身处二梯队的荔枝,该若何实现内容和商业化的平衡?又该若何从“小众”走向“民众”,增添变现途径的同时展现出强劲的未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