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比亚迪们」出海,谁在背后铺路?-香港期货开

车展,向来是车企秀肌肉的舞台。

2023年11月17日开幕的广州车展,被视为车市的年度收官之作,出列的新能源汽车就高达469台,成为车展*的主角,也令内卷的气氛进一步加重。

此靠山下,出海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共识。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出口的“新手刺”?动力电池,已成为出海的“先行指标”?出海提速,“比亚迪们”又将面临哪些不能回避的挑战?

01 动力电池“双雄”,助力中国车企出海

新能源汽车,出海是势头已难以阻挡。

近年来,蔚来、小鹏、零跑、长城、祥瑞、奇瑞、比亚迪、上汽团体等纷纷在外洋赛马圈地,敲开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92.2万辆,同比增进59.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99.5万辆,同比增进99.1%。

这其中,比亚迪显示尤为引人瞩目。

耐久以来,出海都不是比亚迪的重心,2022年整年出口量也不外5万辆左右,一直处于市场的边缘,但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出口14.55万辆,到了10月出口量为30521台,同比增进220.3%。

玄妙转变的背后,折射的是头脑的转变。

以往,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外洋市场颇为低调,讲求的是“闷声发大财”,当下却一改作风高调了起来。

譬如,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企业仅占总数的7.4%,可出列的中国品牌却占了总品牌的三分之一,成为展会*的亮点。

再譬如,东京车展,中国品牌反客为主,成为议论的焦点,其中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途经比亚迪展台、眉头紧锁缄默不语的照片广为撒播。

一言以蔽之,有了手艺底气,自然也有了更大的势能。

图源:SNE Research

更为要害的是,中国不只是全球*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也是动力电池手艺的高地,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基石。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Top 3划分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有了半壁山河。

迈入2023年之后,又有了玄妙的转变。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为36.8%;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为15.8%、LG新能源的市场额为14.3%;在不含中国的外洋市场,宁德时代和LG 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首次持平,均为28.1%。

OpenAI大地震,余波仍未了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中国在动力电池的秘闻深挚,可以依托供应链施展一体化的成本优势与性能优势,再叠加智能驾驶的手艺优势,某种意义上在外洋举行了降维袭击。”

02 一边差异化挑战,一边反津贴考察

只管云云,“比亚迪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市场存在差异化。

外洋市场千差万别,不少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却有客观存在的“隐形门槛”,从而增添了入局的庞大性。

最为显著的案例当属日本,纵然特斯拉也碰着了水土不平的问题。

此外,差其余市场,有差其余地理条件、天气条件、通行条件等,从而令购车习惯也有所差异,磨练着车企的应变能力。

譬如,在海内大行其道的混动车型,在外洋的多数区域并不吃香,反而是纯电车型走俏,成为出海的顶梁柱。

这对比亚迪而言,可不是好新闻。

究竟,比亚迪在海内销量起势,依仗的正是混动车型脱销,这意味着出海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施展所有的实力。

现实上,比亚迪出口的比例不外10%左右,对一家意欲国际化、介入全球竞争的企业而言还差点意思。

图源: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另外一方面,反津贴“风暴”来袭。

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纯电动汽车33.8万台,同比增进94%;2023年前8个月出口33.9万台,同比增进95%,已经超已往年整年出口总量。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品牌挺进欧洲,深深地刺痛了产业的神经,恐慌之下反津贴考察这种盘外招也泛起了。

眼下,祥瑞、比亚迪、上汽团体被抽样成为欧委会考察的工具。

McDermott Will & Emery 国际状师事务所合资人吕晓飞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示意:“欧盟此次自动提议反津贴考察背后,真正郁闷的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在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占有主导职位,并将欧洲视为一个主要的潜在市场。”

简而言之,欧洲的老牌汽车制造商慌了。

对此,商务部新闻谈话人何亚东示意:“欧委会在对华电动汽车反津贴考察中,未接纳出口量*代表性尺度,只选择了3家中国本土企业作为抽样企业。欧委会抽样尺度不合规,抽样历程不透明,抽样效果不公正,有关做法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欧盟执法,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歧视性选择,将严重扭曲津贴考察效果。”

总而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加码出海,虽然短期面临隐形门槛、市场迥异、恐慌抵触等挑战,但依附内卷出来的智能驾驶手艺以及*的动力电池优势,耐久来看大有可为,值得高看一眼。

那么,“比亚迪们”需要加倍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