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着迷汉服的年轻人:买一件,挨“三坑”
进入4月,花季来临,穿汉服摄影又盛行了起来。
就拿北京来说,玉渊潭的樱、大观园的梅、颐和园的玉兰,都开好了,赏花雄师迅速占领了各大赏花点,人群中不时泛起穿汉服的女孩,和鲜花一起,成了摄影师手里长枪短炮瞄准的工具。
近两年,穿汉服出街嬉戏不再是新鲜事,一些气氛轻松的公司甚至能接受员工穿汉服上班。当汉服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潮水,创业者纷纷涌入,不只山东菏泽市的曹县靠汉服产业出圈了,还动员了汉服配饰、摄影、设计、妆造等周边产业链的生长。
汉服品牌重回汉唐、十三余,“三坑聚集店”十二光年以及古风摄影盘子女人坊更是被腾讯、B站、泡泡玛特等不少资源方看中,单轮投资额最高过亿元人民币。艾媒咨询数据展望,2021年中国汉服销售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不外,生长近10年的汉服赛道,现在还鱼龙混杂。有从业者形象地评价,“路还没铺平,走在上面难免硌脚”。
着实“汉服女孩”对此深有感想,镜头前的她们步履款款、衣袂萧洒、欢声笑语,背后却夹杂着不少吐槽的声音。花钱、花时间、花心思还容易踩坑,是最普遍的槽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小白照样资深兴趣者,从买到穿都可能被坑。没履历的小白玩家只看样子悦目,效果买到山寨货、质量差还没版型;进阶玩家注重整体气氛感,不只得买簪、做妆造、约摄影,还要加入种种节日、出游流动;一些更高阶的玩家也闻风而逃,试图在汉服生意里淘金,好比开汉服店、通过报名培训班学习妆造和加入走秀等,效果花了钱发现妆造班名存实亡、想当模特却被不良商家白嫖,吃了不少苦头。
那么,穿汉服有哪些坑,消费者该若何制止?围绕着汉服的产业链,能赚到钱吗?百亿规模的汉服赛道,是真火照样虚火?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小白玩家:穿汉服,也能被坑
“放假出去玩穿汉服呗,摄影一定很出片!”不少人的第一套汉服是为了出游摄影购置的,但往往少不了挨坑。
首先是汉服自己的质量问题。
95后囡囡是看古装电视剧长大的,事情后逐渐发生了买汉服的想法。第一套汉服是由于“以为设计悦目”而感动下单,那是一件明制立领对襟长衫,买回来发现刺绣周围的布料有点皱。她本以为是正常征象,直到看到“汉服树洞”上有人投稿也说到这个问题,她才意识到这是质量不行。
汉服树洞是专门用来吐槽、咨询汉服相关问题的地方。在这里,同袍们吐槽买汉服踩过的坑、咨询某件汉服值不值得买,还交流闲鱼出物的履历。囡囡学会看树洞之后发现,自己之以是以为布料皱正常,是由于没把汉服当成一件正常的衣服看待。
汉服,首先应该知足作为衣饰的基本要求。
好比,囡囡买了一套炎天穿的宋制汉服,主腰吊带的布料却异常厚实、不透气,穿一天就湿透了,要命的是遇水还会变色。
“汉服女孩”有一套黑话来交流和避坑:
“翻车”指实物和预售图纷歧致,一样平常多是马面裙炸褶散褶、裙门歪、色差严重、数据误差大、刺绣图案货纰谬板等质量问题。
“蛇皮”指缝纫走线差、衣服拼接不整齐。
“来料”指自己买制品布料,将布料寄给成衣定制衣服。
“孔府旧藏”指在孔府出土的八千多件明清衣饰传世文物,堪称“半部明代衣饰史”。
“仿孔府”指仿制孔府旧藏里的衣冠,例如常见的花鸟裙、圆领比甲。
形制和版型不准确,也被看作是质量问题。
汉服作为民族衣饰和传统文化象征,越来越多的兴趣者把形制准确当成是一件汉服的基本要求。《淘宝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讲述》显示,明朝、宋朝和唐朝时期的汉服最受迎接。但要想买到形制版型准确的汉服,并不容易。
“在95后中很盛行的唐风诃子裙、魏晋风,包罗松紧带的宋裤,着实并没有相关出土文物支持,然则由于悦目、穿着利便,受众多,商家也愿意做。”杭州的雲卿是坚定的形制党。她以为,准确的形制一定有出土文物佐证,否则都是“存疑”的。
她的履历是,确保形制准确后,再看版型。也就是说,首先历史上要“有”这种形制,其次才气要求版型“好”。
要看版型若何,就得看商家在商品详情页放出平铺图。“没有平铺图的汉服我是不会买的,版型一定有猫腻。”雲卿总结。
除了质量问题,穿汉服不只花钱还需要守候漫长的工期,甚至花了时间,但没等来衣服。
汉服中有高端品牌,一套明华堂的汉服,均价要近万元,南京云锦单件几十万。不外一样平常来说,一整套汉服的价钱在300-500元之间,白菜价汉服100-300元也可以买到。
但由于汉服相关品牌以小型的线上品牌为主,一套汉服不是光花钱就能买到,还需要花时间守候。在汉服圈子里,预售45天、超长工期很常见,甚至有的工期能长达一两年。
兰若庭的爆款汉服“此间春色”,由于买的人太多,工厂做不外来,在社交平台上被人称为“此间秋色”。
一些商家不只工期长还拖工期,也被吐槽延迟事:“我为了加入花朝节省动买的汉服,到了预售时间商家却迟迟不发货,工期一拖再拖,节日都过完了还没发货。”
像明华堂这样的高端定制产物,工期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入坑多年的月月先容,“明华堂的婚服很著名,娶亲这种人生大事又不想去租衣服,就只能等一两年的工期,为了等婚服推迟婚期的也大有人在。”她讥讽道,“恋爱没有工期长。”
工期长就算了,最怕的是等到最后流团了。“汉服团”实质是团购流动,买家先付定金,订单数目满员店家就截单“成团”,工厂接单最先批量生产。当订单量不够的话就会“流团”,流动作废,店家退定金。对于买家来说,等了两三个月后,才被见告流团了。
另一个困扰小白的问题是,花钱花时间买来的汉服,难打理,还难转手。
商家用天丝、人丝等面料作为卖点、提高单价,可对于买家来说,虽然穿着恬静,但布料娇贵不耐造、难打理,对洗护方式、熨烫方式、甚至水温都有很高的要求。
“平时本就穿得少,还得供着,最后不是放着吃灰,就是转手挂到二手平台。”不少小白买家买了汉服以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由于部门商家后期还会降价、白菜价汉服越来越多,二手转让的难度不小。
进阶玩家:妆造、摄影,才是大坑
要想到达理想的出片效果,光穿汉服还远远不够,配饰、妆造、摄影上都得放置上。
“好的配饰能起到一语道破的效果,穿汉服很少有不买配饰的。”囡囡有一个四层的汉服配饰盒,内里的簪、钗都是使用率较高的单品,她的造型就靠这些有限的单品,组合成差其余气概。其中最贵的一件首饰是200元的金丝偏凤三尾钗,红楼气概适合搭配明制汉服。
停止2020年年底,中国汉服商家数目已跨越1500家,著名气的品牌,圈外人也能叫得上。但汉服配饰商家的数目就相去甚远了,而且大多以小作坊为主。
由于发饰很少有版权之争,以是大多名目做副业的簪娘(小我私人手工配饰制作者)都能做,价钱一样平常在百元上下。小件的合金、绢花、蝶贝材质配饰不用50元能买到,细腻一点的热缩花、料器花单价百元内也能解决。
而具有文化秘闻的缠花、绒花、点翠等非遗类发饰,由于工艺庞大、耗时长,价钱偏高,单价可能跨越百元。汉服首饰界顶流万宝德,一顶婚嫁礼冠20万,小小的发簪也要上千元。
比起花钱买,月月更喜欢买质料包自己着手做配饰,绒花、缠花、仿点翠、热缩片、料器花,每一种做一两个。“看着小巧,只是一朵花,着实每一步都很难,一只绒花发簪从学习到做出制品,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
为了对各朝代发型妆造有更系统的领会,月月专门在江苏花几千元报了妆造培训班,每个朝代都学习了2-3个典型发型和妆容。“至于是不是割韭菜,仁者见仁吧。我看重作品,不会由于造型师的名气随便报班。”月月说。
由于汉服妆造设计没有统一的尺度,妆造设计师也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因此部门小我私人妆造培训班,属于“无证驾驶”。
一系列问题因此发生。弦冰是一个新手妆娘(妆造设计师),在某职业教育机构报名网络汉服妆造培训班,交了学费和定金,遭遇拖延开课时间、没有课表、先生失联、退款难一连串问题,经由多轮相同维权后,才要回了大部门报名费。
事后,她无意间发现,自己花了899元买的课程,在果然平台上花1元就能看。
雲卿则通过搜索教程自学妆造,“穿汉服久了,多若干少能练出来点技术在身上的。”她还开通了微博、小红书账号用来公布汉服写真,纪录自己的妆做作品,这些写真大多是互勉摄影师给她拍的。
买好了汉服,学习了妆造,“汉服女孩”来到最后一步——摄影。互勉摄影师在汉服圈里异常盛行。
互勉即相互勉励,是汉服约拍的一种方式,不需要花钱,性价比高。摄影师通过互勉演习技术、拥有自己的摄影作品,模特免费拍写真,双方可以在小红书或相关汉服群发帖招募。本是双赢的事,现实操作起来也容易在取景打光、后期修图等审美问题上发生分歧。
有人省钱约“互勉”,尚有人花钱约汉服摄影机构。确立于2003年的盘子女人坊以“古风摄影”发家,还在2020年申请IPO,打击海内商业影楼第一股,可即即是行业头部公司也甩不掉“影楼风”“仙女风”“古装”的标签,被汉服形制党诟病。盘子女人坊在相关投诉网站上有近两千条投诉,主要围绕体验差、修图不知足、诱导消费等问题。
汉服圈子:火爆与乱象并存
王涵在汉服市场从业多年,曾谋划过自己的汉服品牌,谈起现在的汉服行业,他直言:欠好做了,外面上看很热闹,着实在走下坡路。
整体而言,开菠萝财经凭证市场生长情形将汉服行业整理归纳四大阶段:
2003年-2008年,汉服行业启蒙期。汉服观点降生、汉服社团兴起,一些老牌汉服品牌如重回汉唐最先建立。
2008年-2017年,汉服市场漫长的蛰伏生长期。汉服最先形成市场,老牌汉服品牌生长壮大,最先形成产业链。
2017年-2020年,汉服开店井喷期。行业迎来分水岭,汉服品牌百花齐放,产业链逐渐完善,行业名目基本形成,动员周边产业生长,资源入场。
2020年-至今,进入汉服行业洗牌期。行业冰火两重天,大批品牌建立的同时,大批品牌倒闭,开打价钱战,有能力的品牌更坚挺。
在汉服开店的井喷期,靠流动营销,是汉服品牌的一种出圈方式。
在华裳九州走秀时“梨花带雨”边走边哭的汉服掌柜“听月”,一哭成名,成了圈里的红人,为店肆带去不少人气。一时间,似乎加入一场走秀就能让品牌走红,但着实这内里“猫腻”不少。
主理方举行流动吸引汉服品牌介入,要按每人几千不等收取“进场费”,但有从业者以为“营销效果有限”,而且部门商家为了转移成本,会泛起“白嫖”模特的情形。
一部门商家行使走秀流动做起了生意,他们行使素人模特想登台走秀却没有蹊径,冒充声称招募素人模特,准许模特可以获得量身定制汉服、小我私人形象推广和包装、走秀指导、体态指导训练等,现实上是为了收取报名费。另一些商家套路隐藏性更高,他们不收取任何用度,打着可以接触到着名汉服模特的招牌,要求素人模特自理妆造和差旅用度。
一面是外界看到的火爆表象,一面是动荡的里子,似乎预示着汉服行业进入洗牌期。
近两年,汉服相关品牌里倒是有一些创业公司赢得资源青睐。十三余、重回汉唐、三坑线下聚集店十二光年都曾获得融资。
但整个汉服市场里,汉服鞋包、配饰、妆造市场以小作坊居多,汉服品牌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品牌经由生长确立起了自己的工厂,除此之外,不管是走高端、中端照样低端蹊径的品牌,都是以“小作坊”为主。不少品牌小到老板当成衣、老板娘是模特。
融资热的同时,行业也迎来了闭店潮。仅今年,就有花笺溪、首都南庄、衣锦九都等着名汉服品牌宣布闭店。至于闭店缘故原由,花笺溪在闭店微博中提到两位首创人“在2021的时刻划离开启了两份事情,现在那两份事情的收入都远高于汉服店肆的收入”。
去年年中闭店的兰若庭,堪称爆款中的战斗机,“太平有象”“此间春色”被称为“汉服界的校服”。即便2021年只开店半年,整年单品产值仍然遥遥领先,仅次于定位中端汉服的品牌十三余。
只管其依附一己之力把汉服带到了白菜价时代,但兰若庭在2021年7月尾没逃过“闭店重组”的了局,也有新闻称,可能和另一个着名汉服品牌池夏合并。
王涵剖析,没有资源加持的汉服商家想活下来,只能走两种蹊径。要么背后有自建工厂支持,能把价钱打下来,要么走高端定制化蹊径,提供举世无双的产物和服务,或是转而向新的偏向探索,如向受众群体更广的汉元素、一样平常款生长,开发国风类潮牌、走时装蹊径。他以为,低端汉服市场已经足够饱和,若是盲目介入价钱战,最后往往上打不外老牌,下打不外山东曹县,最后落得倒闭重组。
想要在汉服的百亿市场中掘金,没预想中那么容易。
上一篇:承德露露打不外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