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上代人的B站,被1元打包卖掉

一代人终将老去,总有人正年轻

显然,西祠胡同没能走出中文互联网的BBS魔咒。

3月尾,西祠胡同1元大甩卖的新闻引爆舆论。一半网友说这是“时代的眼泪”,另一半则追问“西祠胡同是什么?”

南天涯北猫扑,西祠胡同榕树下。猫扑、天涯和西祠胡同确立于统一时期,是web1.0时代中文互联网最大的三家综合类BBS。

西祠胡同以多元化的版区著名,首创人响马对西祠胡同的设想是,每个群体在这儿都有着自己的岛屿,有时交流,永不碰撞。

差异兴趣的人汇聚在此,吐槽、购物、聊影戏、组织聚会。有用户形容,“西祠是淘宝、美团、小红书和门户58同城的聚集,最像的照样豆瓣。”

西祠原总司理刘辉以为,“当下,和西祠气质最像的是B站。”

最终,西祠没能活成豆瓣、淘宝、小红书或是B站中的任何一个。建立之初,西祠的气质就与商业若即若离,偏心草根与边缘,难以界定用户群体,在收费问题上犹豫不决。

门户网站、社区和BBS是web1.0时代的产物。现在看来,它们商业模式粗犷,变现险些只能依赖点击流量、收取广告。西祠也曾向焦点用户推出收费增值营业,但没有激起若干水花。

移动互联网把用户池放大无数倍,手艺也壮大到可以精准定位用户标签,新的商业想象空间才被打开。

面临新浪潮,传统BBS的产物形态、商业变现模式都已不适时宜。西祠胡同没能乐成突围,就像没有人能永远年轻。

西祠胡同、南京与互联网气质

1997年,中国网民数目还不足百万。程序员刘琥正在南京一所高校当盘算机先生,由于以为中文互联网太过无趣,一个高自由度的BBS类社区在他脑海初具雏形。

“响马”是刘琥给这个社区起的名字,他希望人人可以如响马一样平常,在社区呼朋引伴、占山为王。项目延迟了一年,刘琥将“响马”用作了自己的网名。

1998年4月,家中养病的响马终于有空完成酝酿许久的设想,一个由网友“自行开版、自行治理、自行生长”的网络社区“西祠胡同”降生了。

响马将南京的西祠堂巷和北京的胡同两相和谐,听起来“不南不北”,但又充满市井气。

这一年,搜狐、京东、新浪在北京确立,腾讯在深圳确立。中关村和华强北,正履历着互联网创业的第一股春潮。

南京的响马还没有体会到北京深圳涌动的互联网创业热潮,反而以为夹在南北之间的南京是个“很具有互联网气质的都会”。

“压力不大,生涯富足,人人生涯得对照自由,空闲时间也不少。”这是响马心目中的互联网气质,“固然,若是把互联网界说成商业化,南京一定不是个很功利、很商业化的都会。”

响马的小我私人特质和设想,在一手确立的网络社区获得体现:在西祠胡同,程序自动抓取主页上的推荐热帖,但会自动剔除掉那些泉源于人气前20名板区的帖子。

“我们永远会扶持草根的、中段的、边缘的内容。在西祠,你永远看不到爆炸性的热门事宜,但人人玩的都很恬静。”响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响马看来,站方是西祠的服务者。从确立之初,响马便十分郑重的约束着站方权力,将论坛板块的开设权和治理权都下放给通俗网民。

2000年,响马为西祠胡同设计了第一版站规。版区内,站方不允许介入版内事务。版主对版区的掌控力,要远大于站方。

“我们要做的,是做大平台,做好服务。让每个社群、每小我私人群、每个版区,都能按自我意志生长。我们不把小我私人道德观强加到版区,哪怕这是我们很不喜欢的一个讨论版。”响马说。

很快,西祠在南京就站住了脚跟。1999年,西祠迎来讨论版的疯长时期。建立短短两年便吸引百万用户,一度跻身全球网站前一百名。

找不到位置的西祠胡同

2000年,西祠正处高速上升期,响马突然宣布将西祠卖给艺龙(即e龙),他小我私人从西祠抽身而出。

西祠本是闲暇之作,爆火之后,服务器超负荷运转,运维成本剧增。为了不关站,在跟几个收购者商谈事后,响马选择了e龙的首创人唐越。

直到今天,响马依旧以为这是“那时最好的选择”。那时,唐越刚从华尔街回国,意气风发。“在唐越时代,艺龙对西祠的支持照样对照强的。”响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唐越在华尔街有7年投行履历,收购西祠胡同的决议由他最终拍板。

换了股东,有用户不愿接受,他们郁闷西祠胡同“变质”。在西祠的讨论版,有人吐槽“西祠胡同”马上要酿成“西祠大厦”。

网友说对了一半。上市的大目的下,艺龙最先要求西祠具备盈利能力。

盈利指标强压之下,西祠推行向VIP用户和版主收费的模式,仅向VIP用户收费开放特定功效,这遭到许多用户的否决。

版友大量流失,西祠又最先摇晃。

2003年,刘辉进入西祠,担任总司理。刘辉身世摩托罗拉,在通讯行业事情多年,西祠是他跨界互联网的首次实验。

进入西祠后,刘辉立刻作废了向VIP用户、版主收费的制度。刘辉向时代周报记者注释,“版主在西祠起了很主要的作用,只有为版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才气引发他们的努力性。”

2005年,刘辉约请响马回归。响马对西祠的底层营业以及社区架构举行了一番重构,改善了用户体验。

好景不长,2006年唐越脱离了一手建立的艺龙。他的脱离也意味着来自母公司的支持削减,西祠变得尴尬起来。

“艺龙的主营营业和商业模式与西祠是平行的。”刘辉以为,艺龙和西祠之间的互补逐渐消逝。

找不到造血模式,也得不到资金注入,此时西祠的服务器甚至时常无法登录,后台数据大量丢失,更多用户意气消沉,选择脱离。

随后,响马和刘辉决议将西祠从艺龙中剥离出来。

2008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刘辉宣布,西祠将会耗时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从艺龙团体彻底剥离。

只是没人会想到,今后艺龙和西祠两相纠缠长达八年,终于在2015年才以7650万元卖给江苏省国企紫金汇文。

此时的西祠,用户量增进早已乏力,已经没有和微博、豆瓣、小红书、虎扑等相提并论的能力。

“紫金汇文收购的目的,是想把西祠做得更好更大,至少做成那时江苏互联网的领头羊。但没有给西祠注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刘辉说。

找不到位置的西祠,颓势已无法挽回。

没遇上的转型浪潮

控制权之争带来的内讧,只是西祠消亡的表层缘故原由。往细处看,产物形态、商业模式的落伍,西祠被甩下车更像是一种一定。

西祠胡同有几个版区人气居高不下,气概却截然不同。

女生最爱“败家MM集中营”,吃货必上“e美食”,八卦能手喜欢“包藏货新”,“后窗看影戏”是影戏兴趣者的家园……

2004年前后,豆瓣、虎扑和B站接连泛起,这三家公司自首创以来便带有极其鲜明的功效和个性——文艺青年逛豆瓣,直男玩虎扑,二次元集中在B站。

而无所不包、难以界定的西祠胡同,意味着用户属性的杂乱。

猫扑社区前总监类类曾发文反思,综合社区吸引的用户太多太杂,不够聚焦,很难吸引到高质量的用户。综合社区在最好的变现领域上,不聚焦、不深扎、不沉淀,那就拿不到这些领域的用户,更不能能恒久地在这些领域分羹。

刘辉也对此感应遗憾,“好比西祠的婚庆频道在2008年就最先做,若是在2014、2015年单独剥离出来,或许会获得更多垂直领域的生长时机;我们也可以支持版主演变出更多的生态,好比人人现在说的‘e美食’就是民众点评最早的雏形。”

西祠也曾向移动互联网偏向争取更多用户和流量,实验在内部拉扯之下过早流产。

2009年左右,西祠确立了专门的移动研究组。“我提出一个方案,接下来移动互联时代要组织团队专门研究怎么把社区做的集中化、移动化。”响马回忆,这样的设计在那时很超前,但团体更看项目能否盈利。

第二年,尚在雏形当中的移动研究组就被整个“砍掉”。

响马感伤西祠没有捉住这个时机,“厥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甩下车是一个一定效果。”

响马以为,BBS不能顺应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缘故原由,在于大量的论坛并不是自主研发的,而是依托于第三方开源的免费软件架构。“看起来PC时代的论坛百花齐放,但着实这些论坛自主研发的能力很差,没有能力举行完整的移动互联网转型。”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需要的器械。”刘辉以为,BBS需要每个网友破费更多时间、投入更多精神孝顺内容和话题举行沉淀。它不顺应当下快节奏、碎片化的流传方式。

在众多老牌BBS中,西祠胡同的告辞能在社交媒体上激起水花已属幸运。

新的产物不停取代旧的,要求web1.0的产物跟上每一次的时代转变,永不落幕,或许原本就是奢望。

移动互联网普及,重大的流量池给予了企业更多的商业化可能,以推荐算法为焦点的信息流也被证实是增添用户粘性、提高陶醉时长的最有用路径。

面临新手艺、新流量的打击,传统BBS的产物形态、商业变现模式都显得过时。当KOL大量出走,优质内容产出下降,BBS没能和同时代的四大门户一样平常突围乐成,最终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西祠胡同真的死了?响马又以为没有。

“这个天下上没有什么器械会消逝。我们现在看到的西祠,只是互联网上的具象而已。每小我私人影象中都有自己的西祠胡同。” 说到这里,响马顿了顿,“所有人在西祠,都有自己的片断。每个碎片加起来,就是西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