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美国互联网大厂卷在Web3
条条大路通Web3。
近两个月,美国互联网行业泛起了这样一个异景:不管主营营业是什么,互联网巨头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Web3之路。
虎嗅考察,现在已有Meta、谷歌、亚马逊、推特、eBay、奈飞、Paypal、Square等至少8家美国互联网巨头支出现实行动探索Crypto或者Web3。甚至有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好比谷歌、Square(美国版支付宝)已经公然宣布将Web3放在公司战略层面举行重点生长。
尤其在六月,虽然加密钱币市场进入熊市、投资者“民生凋敝”,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巨头们纷纷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传出新闻睁开对Web3的探索。
电商巨头eBay(美国)于6月22日收购了NFT艺术市场KnownOrigin,并在昨天(6月28日)提交NFT商标申请;另一家电商大厂Shopify(加拿大)宣布在其平台的新版本中加入Token门控功效,并与Doodles、World of Women、Cool Cats等着名NFT项目举行互助。而更巧的是,阿里巴巴(中国)也在这个月于外洋宣布了提供NFT解决方案。
阿里云提出NFT服务方案,不外该内容现已被删除
除了全球三大电商巨头“齐聚”Web3外,社交巨头Meta、支付巨头Mastercard等“重磅玩家”也都在本月放出大招。Meta首创人扎克伯格宣布扩大NFT的测试局限,让创作者不仅可以在Instagram上展示他们的NFT,还允许用户就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交织发帖;支付巨头Mastercard则在本月一口吻和7家Web3公司睁开互助,将支付网络渗透进这一新的赛道,支付巨头美国运通也示意看好加密支付的耐久价值。
那时钟的指针转向2022年年中,美国互联网巨头对Web3的火热情绪已经彻底获得释放。
固然,每家巨头对Web3的重视水平和介入水平也各纷歧样。有的巨头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在Web3里深耕闷声发大财,做到了盆满钵满。
“亚马逊早就赚翻了,一家头部加密生意所每个月需要给亚马逊支付几百万美元,Binance更是天价,一年能给亚马逊带来近1亿美元的收入。”多位靠近AWS(亚马逊云)的人士向虎嗅示意。
谷歌发现了这一点,上个月(2022年5月)它最先组建Web3团队,并最先“撬”亚马逊的客户。谷歌在官方博客示意Web3热潮就像10年前互联网的兴起,重振旗鼓的向Web3里的公司宣布正式进军这个赛道。
Web3,一种基于区块链手艺的互联网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它致力于将数据的“所有权”归用户,而非归大型平台,这一转变被以为是一场正在发生的数据革命。
从先天皇权,到先天人权,是一种革命;从平台拥有数据所有权,到用户拥有数据所有权,亦是一种革命。它们配合的特点是民众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权力和更大的自由。Jack Dorsey(推特和Square的首创人)是第一个all in Web3的美国互联网巨头首创人,以他为代表的部门美国互联网创业者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介入到Web3的建设中。
只不外在此前,Jack Dorsey孑然一身,孤军奋斗。而在今年,美国大部门互联网巨头终于反映了过来,发现了Web3的价值,并决议睁开探索。
互联网巨头又卷了,这次是Web3
作为互联网巨头探索Web3的“排头兵”,云厂商之间的竞争最为猛烈。
“显著感受,今年许多和我们有竞争关系的云厂商最先重视Web3这一块的营业,而且实验撬动我们已有的一些营业。”一名AWS员工天明向虎嗅示意。
“谷歌云团队不太care小团队,更多选择大的Web3公司。”一名靠近谷歌的人士示意。
在2022年之前,大部门Crypto和Web3公司都选择使用亚马逊的云服务。由于种种缘故原由,谷歌、微软、阿里、腾讯、华为那时都没有重视这一块赛道,这让亚马逊在这一市场“一家独大”,现在已经占有了50%以上的市场,Binance、OKX、Huobi等加密巨头都用亚马逊的云服务,现在年降生的诸多Web3公司也是云云。
另一名AWS员工程欣向虎嗅示意:“AWS十分重视对于新赛道的扶持,内部还设立了针对初创公司2万多美元的减免资金,来支持早期的初创公司发展。”这一战略,吸引了许多新的行业(公司)使用AWS的云服务,也让亚马逊在Web3这个赛道占尽先机并获得堪称重大的利润。
“AWS经常会举行一些大会流动,我发现有许多Crypto和Web3相关行业的人士向我们咨询云服务。”程欣说。
不外,在美国和中国是情的多位AWS员工向虎嗅示意,从今年最先,显著感受到被友商“撬墙角”的次数多了许多。
许多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云厂商“缓过神来”,发现Web3这个赛道竟是一块已经很难忽视的大蛋糕,纷纷发力。谷歌云将Web3比作十年前的互联网,并专门成了Web3团队;微软宣布了招聘可以在Web3领域开疆扩土的专业人士;华为云起劲拓展外洋Web3公司,不仅时不时在推特的Web3话题上“刷存在感”,其生态下的公司也希望顺遂;阿里云不甘示弱,宣布为外洋用户提供NFT解决方案......
短短几个月时间,云厂商云集Web3,让人们有种“人满为患”的感受。
除了“云 Web3”,美国的一些互联网巨头还探索了种种其他“X Web3”的商业模式,好比“社交 Web3“、“支付 Web3”、“电商 Web3”等。
据虎嗅考察,现在在美国,支付公司探索Crypto和Web3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Mastercard、Paypal、Square等美国支付巨头险些已经所有进入这个赛道。
从介入水平来看,Square等从互联网时代崛起的巨头已经险些all in crypto,加密收入作为创新营业已占其半壁山河;Paypal(美国的支付宝)则超前结构、四处出击,放肆抢占英国、日本等加密支付外洋市场,和此前移动支付时代的打法如出一辙;Mastercard则与Immutable X等7个NFT公司互助,将其支付网络引入Web3,用户可以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直接购置NFT。
除了Web3支付赛道,Web3社交赛道也如火如荼。
据虎嗅考察,现在仅海内就有十几家做Web3社交的团队,引人关注。以CyberConnect为例,在5月尾更新的数据显示,该协议总用户数已经到达146万,总毗邻次数为1920万。
作为美国两大社交巨头:Twitter和Meta也自然实验了关于Web3社交的商业模式。
Meta首创人扎克伯格宣布为创作者扩大NFT的测试局限,以便更多的创作者可以在Instagram上展示他们的NFT,甚至未来用户就可以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交织发帖。
从现在来看,美国两大社交产物(Twitter和Facebook)中,推特是最为激进的,也是现在在Web3领域探索最多的社交巨头。它不仅拥有专门的团队,还已经在自己的主产物上设置了种种关于Web3的应用。
而Meta虽然迟人一步,但它具备进军Web3的自然优势,不仅探索统一的支付方式Meta pay,还试图在两大社交产物:Instagram和Facebook中央买通隔膜。
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人们的数据都是以NFT的形式展现,而NFT这一数据并不属于互联网巨头,人们可以自由将这些数据迁徙到各个平台上。创作者可以将自己Facebook的粉丝,迁徙到Twitter、微博和微信民众号上,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每次最先用一个互联网产物,都是从0最先。
粉丝,就是数据,也是创作者最大的财富之一。这些财富可以在各个平台上互通有无,而不是只限于一个平台。平台的权力大大降低,而拥有影响力的用户的权力则不停放大,越具有缔造性的人越将在这样的机制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将大大引发人们的创作性,由于人们生产的每一段数据,都代表着一种版权,一种财富。
人们现在使用的社交产物,险些都不相容。创作者在微信上发一条文章或者图片,不能在马上、推特等其他生态平台宣布。这并非社交产物不能再睁开创新,而是由于各大社交巨头垄断了整个社交市场,让任何创新都可以被简朴复制到巨头生态下。
而当数据归用户所有,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将图片或者文章,宣布在任何一个平台,创作者可以把自己的粉丝迁徙到新的平台、创作者可以把图片一键分发到所有平台,让用户真正掌握信息天下的自动权。
而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Web3在试图撼动现在的中央化互联网名目时,也在给互联网大厂带来了伟大时机。
没有新的手艺泛起,互联网大厂也一定面临着营业阻滞,落入传统行业的逆境。而互联网大厂此前积累的云服务资源、社交资源、移动支付资源、互联网电商资源,和Web3并不是完全相斥。响应的是,Web3一边实验着革互联网巨头的命,一边又给“配合”的互联网巨头重大的市场和盈利时机。
以云厂商为例,现在Web3公司累计跨越百万家,而这些公司险些都接纳中央化云服务,这让AWS等厂商获得了很大利润。现实上,现在来看,Web3试图在革一部门大厂的命,同时又为另外一批互联网大厂缔造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旧的天下在瓦解,Web3时代已来临
Web3的泛起,在今年获得的不仅是互联网巨头们的支持,也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重视和行动。
虎嗅曾在《日本刻意“抢滩”下一代互联网》中示意,近一个月来,日本海内掀起了Web3学习的热潮,甚至日本宰衡设计从政治角度推动Web3的生长。日本宰衡岸田文雄在5月26日揭晓声明:“Web3时代的到来可能会引领(日本)经济增进,我们信托,整合元宇宙和NFT等新的数字服务将为日本带来经济增进。随着我们进入Web3时代,我强烈以为我们必须从政治角度坚决推动这种环境。”
而邻国印度,也在抢夺Web3亚洲主导者的职位。虎嗅也曾在《印度Web3“大跃进”》中剖析,由于人口比肩中国、程序员数目比肩中国、本土互联网生态趋向成熟、印度海内独角兽数目大发作等缘故原由,红杉资源等巨头也在今年将资金(20亿美元)向印度大幅度倾斜,而Crypto和Web3是红杉资源十分看重的一个赛道。
而美国作为这场手艺浪潮的中央,更是汇聚了全球最好的人才、手艺和公司。硅谷、华尔街和SEC的顶尖人才不停涌入这个赛道,让美国始终保持着在Web3的领先职位。
那么,Web3为何会吸引这么多大国、互联网巨头和顶尖人才介入其中?
谜底或许还要回到互联网的本质。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基本要素,一切互联网运动都围绕着这一要素流动。
在互联网1.0阶段和互联网2.0阶段,数据要素被死死控制在各大平台手中。公正、效率、平安,形成了数据的不能能三角。
在Web1和Web2阶段,为了让数据充实流动,需要依赖互联网巨头“垄断数据”(牺牲公正),最大化提高效率。而现在数据的效率到达了一个瓶颈,但数据的平安(若是互联网巨头的云平台倒闭或者私自使用大数据)、数据的公正(数据是每小我私人发生,而且可以缔造社会价值,但每小我私人却不能获取价值带来的响应收益,就像事情但没人发薪资一样)却没有获得长足的提高。
此前,互联网巨头“垄断”了数据,没有给用户收益,取而代之的是给用户更便捷的服务。然而,人类发生数据,是一件永远的事情,互联网巨头可以在早期收取生长盈利,但不能能永远躺在劳绩簿上收取一辈子数据收益。
当互联网巨头对数据的垄断到达巅峰,已经将社会创新压榨到最洪水平,数据革命便会应运而生。人们会将数据的权力,从互联网巨头“拿走”,还给民众。
详细而言,NFT(非同质化代币)代表了一种唯一无二的、只属于小我私人的数据,这个数据自带价钱,从而实现通俗人将数据的权力从大平台“垄断”中解放出来。
一张图片,是一个数据,也是一个NFT,当人们生产了这幅画时,数据的响应价值便能给到创作者,而不是由平台所拥有或说了算。
作为一名画家,这幅画吸引了许多粉丝,这些粉丝也将是一个个NFT,也会成为这名画家的数据和资产。当用户喜欢Instagram,就可以将这些粉丝迁徙到Instagram,当用户喜欢Facebook,就可以把这些粉丝迁徙到Facebook。由于NFT实现了用户的数据用户做主。
数据是21世纪最大的“金矿”,然而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数据属于小我私人,是小我私人不能侵略的资产。
这是一场数据革命,在这个浪潮里的公司会不停在效率和公正之间“往返摇晃”。然则,当我们将时间拉长会发现,整个互联网的生长趋势会流向加倍去中央化、加倍民主、加倍倾向民众利益的洼地。
(Tips:文中天明、程欣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