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搞不定用户,形式立异能救新氧吗?

本年的5月对医美职业并不简单。商场监管总局等11部分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职业监管作业的辅导定见》,要求加强对医美“导购”活动的监管,整治职业乱象,无异于降温医美职业。能够预见的是,医美职业正在面对一场深而远的风暴。

就在这个关口,新氧发布了到2023年3月31日的*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政成绩。数据闪现,新氧2023年*季度营收3.101亿元同比添加3.2%,净亏本1190万元,非Gaap净亏本280万元同比均缩窄,而2022年*季度净亏本为人民币6680万元。 

在因疫情而导致的继续低迷后,新氧的最新财报给出了一个复苏的信号。但归于新氧的更多隐忧仍然存在。

01 活泼用户继续萎缩,衰颓不止于疫情

当下,医美被认为是消费晋级浪潮中潜力*、增速最快的细分范畴之一,无可否认医美是个相对向阳的工业。

据相关数据闪现,2020年我国医疗美容商场规模约1975亿元,估计2023年商场规模可达3115亿元。据我国整形美容协会计算,现在我国有800万以上的人做过整形,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德勤《我国医美职业2022年度观察陈述》更是估计2025年医美职业商场规模将超越3500亿元,在未来一段时刻仍将坚持超10%的增速。

数据来历:简乐尚博陈述网《全球医疗美容调研陈述》

2022年,尽管医美职业遭到疫情与监管的两层压力,但在职业体现上仍然显得超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闪现,到2023年4月3日,在21家已发表2022年年报的医疗美容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2家归母净赢利同比正添加,占比约六成;13家经营收入同比正添加,部分企业营收同比增速超20%,8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元。

但作为我国互联网医美*股,新氧的体现难如人意。自2022年开端,股价一直在3美元以下徜徉,乃至收到纳斯达克宣告的退市警示函。尽管最新一个季度有了正向的信号,却并未提振顾客的决心。这背面,是几个要害数据的失速。

在互联网渠道最为中心的运营数据上,新氧的下滑清楚明晰。

2023年一季度,新氧移动端均匀活泼用户为340万,去年同期为440万。在此前发布的财报中,2022年*季度至第四季度,新氧移动端的月活泼用户数别离为440万人、350万人、390万人、400万人,别离同比下滑47.62%、65% 、51.25%、46%。

而将时刻拉长至更为广大的维度,2021年Q1至Q4,新氧的移动端均匀月活泼用户实则高达840万、1000万、800万和740万。能够说,在短短两年间,新氧削减了500万月活,整整下降60%。毫无疑问,这一数据足以闪现出在用户添加和留存上的失速和缺位。

关于这一问题,新氧几度在财报中回应受疫情对职业的冲击和大环境下的消费疲软,但在2023Q1,新氧的运营数据也并未迎来真实改进。

渠道付费医疗组织数以及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也呈现出萎靡态势。

2022年年底,新氧科技渠道付费医疗组织数为4274家,同比下降了19.77%,环比大降31.05%,这也是其三年来初次呈现付费医疗组织数同比下降的情况。而2022年*季度至第三季度,渠道上的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别离为5254家、5735家、6199家。

而渠道上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2022年第四季度为1489家,2021年同期为2085家,同比下降28.59%。2023年*季度则为1419家,而2022年*季度为1891家,同比下降24.96%。

一方面是医美职业昌盛不减,另一方面是要害运营数据的继续萎缩,从前的医美龙头,有些跟不上趟儿了。

一面是互联网医美渠道竞赛的日趋激烈,另一面是美团、阿里、京东、抖音等本地日子巨子在切入医美细分职业后对新氧等垂类渠道的围歼,就渠道的获客和留存而言,单纯的“经纪”已然行不通,强逼着新氧做出转型。

02 成也营销 败也营销,为什么明星效应不论用了?

进入2023年,医美职业的复苏必定程度上能够说“救”了新氧,但新氧仍然处于亏本状况。腐蚀赢利的首要原因是其经营费用。

依据财报相关数据闪现,新氧2022年全年及2023Q1经营费用别离为2.72亿、2.47亿、2.37亿、2.13亿、2.3亿,可谓居高不下,占有营收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其间,2023年Q1的出售和营销费用就有人民币1.125亿元,尽管较2022年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个很高的数字,要知道,新氧的研制费用仅5580万元人民币。咱们相同将时刻线拉长,2019~2021年,新氧营销费用别离为4.7亿元,7.26亿元和7.93亿元,别离占同期营收的41%、56%和47%。

一直以来,新氧采用了相对急进的营销战略。从抢手APP的开屏、视频网站,到抢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植入、楼宇、电梯间等线下媒体的投进,新氧大手笔的营销投入从前成为扩张的法宝,但用户添加的阻滞足以标明,这一招失灵了。

与此同时,新氧的营销广告词也一再堕入争议,例如,“整整整,女性美了才完好,做女性整好”这一广告语便曾引发激烈争议,被《我国妇女报》批驳和斥责。

与此同时,为充沛凭借明星流量拓宽在精准客群中的获客率,新氧在营销战略上主打“明星效应”。明星粉丝经济的私域流量被新氧盯上,以明星八卦为切入口,假势明星高热流量快速完成了方针受众的有用堆集,为新氧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乃至成为传达范畴的典型事例。其官方发表的群众号就有7个,绝大多数均为明星相关内容,构成内容矩阵。

但来到今日,“明星效应”正在落潮,乃至起到拔苗助长的结果。经过明星评点打开医美营销,其本质在于烘托“容貌焦虑”,但跟着群众观念的更新、和对医美职业更透彻的了解,以及更多元的审美,让新氧的内容系统遭受质疑,新氧群众号动辄阅览10W+的文章数据早已荣光不在。

当下,群众关于医美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林允等明星本身关于医美的回应和斗胆的共享,和koc在小红书等内容渠道的医美相关问题的亲自共享,让明星医美不再是一个*争议的论题,必定程度上摊薄了流量。

此外,新氧的明星评点也让其堕入争议和司法胶葛之中。据媒体计算,自2016年10月以来,已有90余位明星因“网络侵权职责胶葛、肖像权胶葛”申述新氧医美。尽管影响力得到提高,但也必定程度影响了其渠道形象。

营销中的虚伪宣扬问题也露出出来。《2021年度要点范畴反不正当竞赛法律典型事例(第三批)——医美范畴不正当竞赛篇》中,新氧触及了组织谈论造假、组织用虚伪事例宣扬等问题。

针对营销中的问题,2023年开释的医美“最严监管”,继续加大了对医美职业的监管和法律力度,大力整治医美职业乱象,严厉打击医美商场虚伪宣扬、仿冒混杂等不正当竞赛行为。

跟着监管趋严,获客难度与本钱也必将进一步添加,已然很明晰,过度依靠营销和“明星效应”绝不是长久之计,但新氧是否能停下、怎样才能停下来,仍是一个未知数。

03 从电商渠道到工业互联网,形式立异能救新氧吗?

进一步剖析新氧的收入结构,也露出出新氧的隐忧。

新氧一季度信息服务及其他营收为2.18亿元,同比添加9.2%;预定服务营收为2968万元,同比下降29.9%,信息服务费用占比比例进一步上升,而预定服务的营收占比则继续下降。

这其间,信息服务首要为向医美商家收取的广告费,乃至于包含“竞价排名”服务,预定服务费用则是公司促成买卖后收取的佣钱。

诞生之初,新氧因推翻百度竞价排名继续收成口碑和好感,但回到今日来看,信息服务费用占比逐步增多,让新氧逐步背离了创始人的兴办初衷。

变现问题相同如鲠在喉。关于破解现存展开难题,新氧不乏新测验。

从医美激光器械到*署理玻尿酸,新氧向工业链中上游延伸,寻求打破,乃至于推出针对医美职业的公关服务。

本年2月,在第八届亚太医美盛典上,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金星正式对外发布新氧科技展开战略,宣告从“消费渠道”转型向工业互联网,推出新氧优享、新氧快享、新氧专享三大立异事务。

这一变革,旨在打通供应链上中下游发挥联动效应,用会集收购、直供到店、一致获客、一致产品规范和价格规范这一套深化工业的组合拳,直指信息不透明、正品保证难的痛点,对不同用户类型、品项类型、项目类型需求打开精细化运营,从流量、品项、供应链等方面展开面向全职业的全方位赋能,探究新氧的新增量。

现在来看,新氧的工业互联网布局初见成效。财报数据闪现,到2023年*季度,优享事务已掩盖25个城市,掩盖组织数达130家,其间核销订单量与2022年Q4比照,环比添加88%,但在各项需求的晋级中,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够说,新氧的失速,固然有疫情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其商业形式的悖论。扩张、烧钱、寻求声量……新氧在这条狂奔路上,不断失掉它自己,也失掉从前的用户。显赫和荣光之后,“新氧”们的故事,正重复地演出。

仔细审视其解药和出路,很难答复,新氧现在的“工业互联网”之路是不是*解,但或许有一点总是不变——回归为有医美需求的用户引荐到牢靠的医美组织这一被认可的中心价值。

5月份发布的最严监管方针下,正进一步倒逼新氧做出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