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格式翻开,它不止要做安徽「第二城」

芜湖,正加速酝酿“起飞”。

不久前,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调查。没隔几天,“副中心”芜湖敏捷呼应,在全市布置展开大学习、大评论、大调研活动,全面落实省委“对标沪苏浙、学习新经验、追逐优等生”的重要要求。

两年前的这个时分,芜湖还在高调“学习合肥、追逐合肥”,这也是芜湖官方初次清晰城市的对标方向。本年4月,“芜湖发布”刊文,高调喊话“一城独大”不是春,安徽亟需除合肥以外的其他城市“站出来”。

现在清晰“对标沪苏浙”,有观念以为,这位长三角“后进生”又向前迈出要害一步。

用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的话说,便是要破除“小进即安”的骄傲观念,跳出芜湖看芜湖,跳出安徽看芜湖,进一步拉升标杆、自我加压,把作业放到长三角一流坐标系统中去衡量和比拼。

格式翻开之后,从安徽“第二城”到“建成副中心”,芜湖还有多远?

01、追逐“优等生”

7月11日至13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调查。归来第二天(14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总结沟通会上着重,全面临标沪苏浙,“心动更要举动”。

此刻,间隔《芜湖市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造施行方案》正式印发未满一个月。

如芜湖当地媒体所言,现阶段安徽清晰了“2027年经济总量向7万亿冲刺”的“小方针”,想要完结方针,安徽亟需除合肥以外的其他城市“站出来”。

芜湖在省党政代表团调查归来后首先表态跟进,不失为其“站出来”作榜样的一次实际举动。

依据组织,芜湖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各市直部分“要当即举动起来,在沪苏浙找到学习对标的方针,有方案地走出去学习调查,逐一范畴剖析短板距离,拟定详细的学习、追逐方针和办法,清单化、闭环式推动”。

学习追逐“优等生”的紧迫感,还来自芜湖完结自我方针的压力。

本年初,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撑芜湖市加速建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定见》(下称《定见》)。这是安徽初次以文件方式清晰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出台专项方针予以支撑。其间清晰,到2027年,芜湖区域生产总值力求到达8000亿元,占沿江五市区域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进入长三角20强。

几个月后,芜湖市政府印发《芜湖市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造施行方案》(下称《施行方案》),提出到2027年,GDP在长三角区域排名“力求行进3位”的方针。

2022年,芜湖以4502亿元经济规划在长三角41市中排名第21位。若按《施行方案》提出的方针,其GDP排名要在2027年力求跻身长三角前18强,在《定见》的根底上有所提高。

要在“高手”树立的长三角完结如此大幅度的进位,无疑难度极大。

图片来历:浙江新闻客户端

以2022年排名为例,芜湖至少需求逾越位列第18-20名的金华、镇江、淮安3座城市。其间,距离最小的淮安GDP比芜湖多240亿元,距离*的金华则超越千亿,挨近芜湖经济体量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凭仗11.6%的GDP增速领跑长三角41城后,芜湖2022年、本年一季度GDP增速别离滑落至长三角第13位、第26位。相比之下,省内兄弟城市滁州的经济增速安稳保持在长三角前列,被外界视为冲击“安徽第二城”的有力竞赛者。

显着,芜湖有必要跑起来了。

02、底气在哪里

在省级要求进步一步调高方针、自我加压,芜湖的底气在哪里?

定位为首位工业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轿车,承担着首先“扛起大旗”的重担和等待。用当地媒体的话说,首位工业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未来5年芜湖能否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

最近20多年时刻里,轿车工业一直是芜湖的支柱工业。

2022年,芜湖轿车产量在安徽首先打破百万辆,达111.1万辆、占全省63.6%,其间新能源轿车产量21.5万辆、占全省40%。本年前5个月,芜湖轿车产量35万辆,仍占全省一半以上。现在芜湖轿车及零部件工业链集聚规上工业企业近400家,并培养出4家上市企业。

26年前,在芜湖城北一片荒滩上打下建厂*根桩的奇瑞,现在累计销量已打破1000万辆,海外用户打破200万,接连19年位居我国品牌出口*。

眼下,芜湖轿车工业迎来新一轮展开机会。

6月21日,安徽高标准举办全省新能源轿车工业集群建造推动大会,清晰“支撑芜湖建造自主品牌集聚区,打造全国*的乘用车出口基地、全国*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全国*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省级层面委以重担,芜湖给自己定下方针:要在安徽新能源轿车万亿工业集群中,占有地图的半壁河山。

三天之后,在芜湖举办的第90场早餐会上,芜湖市委书记、市长与8位头部企业高管畅聊首位工业,其间既有奇瑞、比亚迪、江淮整车厂,也有华为、天马等供应链企业,还有途虎养车等轿车后商场企业。

会上,华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余承东直言,未来轿车行业的洗牌将会十分惨烈,或许只要少量轿车厂家可以“活”下来,十分等待华为与芜湖的协作能给业界带来惊喜。

紧接着,6月29日,芜湖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芜湖市关于支撑新能源轿车和智能网联轿车工业高质量展开若干方针》,别离从工业聚链成群展开、企业加大研制立异投入等方面提出20条支撑方针。

首位工业“开足马力”,但短板和距离仍不容忽视。如当地媒体剖析指出,面临日趋激烈的品牌竞赛、城市竞赛,虽然芜湖沉淀了必定根底,但整车企业竞赛力有待加强、零部件工业展开缺乏、研制立异才能不行强、人才培养跟不上等短板仍然显着。

依照本年初发布的方案,环绕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经营收入打破1万亿元的方针,本年芜湖将深化施行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举动方案,其间新能源轿车和智能网联轿车工业2023年力求总产值打破2500亿元。比照来看,要撑起未来安徽“万亿地图”的半壁河山,仍然负重致远。

03

30万大学生

前不久,一条来自芜湖的重磅音讯引发业界注目: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完结超38亿元A轮股权融资,一举创下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规划前史之最。

不仅如此,长飞先进从建立到完结A轮股权融资,用时仅短短一年时刻。这样一家现象级半导体“独角兽”企业诞生背面,离不开当地筹谋已久的生态培养。

揭露报导显现,早在2017年,芜湖高新区决议把微电子半导体工业作为中心工业,为此要点引入启迪半导体公司(现长飞先进)运营芜湖第三代半导体工程中心。同一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建立,要点环绕集微电子、轿车电子等范畴的高技术研制、高端人才培养和微电子工业培养展开作业。

尔后几年时刻,芜湖敏捷集聚华东光电、天兵电子、启迪半导体等40多家企业,半导体工业集群化展开态势初现。

相似现象同样在其他工业范畴呈现,芜湖的科技立异也悄然迈上新台阶。

据统计,作为安徽*在沪建造“科创飞地”的城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9个成员之一,2022年芜湖完成科技立异奖补资金9.82亿元,财务科技开销占比达13.94%、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制投入强度达3.48%,初次跃居安徽全省*。2022年以来,芜湖新培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5家、高新技术企业326家,净增数均为历年之最。

事实上,这是芜湖甚至安徽全省背靠长三角一体化展开的严重利好地点,也是芜湖补齐本身短板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芜湖人口集聚度和吸引力缺乏、外来人口丢失等问题一度引发重视——作为安徽省内经济第二城,芜湖上一年常住人口373.1万人,不及合肥四成,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仅排名第8位。

而依据《施行方案》定下的方针:芜湖每年要新增常住人口6万人以上,力求2035年城市总人口打破500万。缺口不可谓不大。

在上一年11月中旬的一场人才周活动上,单向前曾直陈:“咱们比以往任何时分都愈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分都更能成果人才。”

在此布景下,芜湖吸引大学生数量从2020年1.6万人增加到2021年3.3万人、2022年6.7万人,完结逐年翻番,并提出力求到2025年累计引入大学生30万名。

据揭露报导,仅在本年上半年,芜湖市四大班子领导就带队赴各地展开全国百所高校大宣和解招聘活动近60场,掩盖40所高校、供给岗位近7万个次,新吸引大学生工作5.34万人、同比增加47%。

本年全年,芜湖的方针是新吸引大学生到达8.5万人,这一数字已远超其上一年总人口的增量。

高调“蓄势”之后,芜湖将交出怎样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