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爆火短剧幕后第一操盘手-国际原油

首次见到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的人,可能会有点意外。他今年51岁,皮肤偏黑且精瘦,穿着很通俗的衣衫,你很难把他和当下最火热的,感受像是一群年轻人搞出来的短剧风口联系在一起。

但他简直是爆款短剧幕后操盘手。市面上的短剧,一年有近3000部,陈瑞卿开办的点众科技术生产600多部,险些每个月都市有出圈的爆款短剧,是现在短剧行业头部公司。

“现在”这个词,在采访历程中泛起了许多次。陈瑞卿总会频频提及。他一方面是谦逊,另一方面是,短剧市场太新,转变太快了,从业者随时有可能换取位置。

“现在是*,但不敢说一直是*。”他这样说。

在短剧行业,有人评价点众科技“十年网文无人知,一朝短剧天下闻”,指的是其一夜爆火的速率。对于陈瑞卿,也颇有幸运的身分加身。他曾是当地高考榜眼,从浙江大学结业后担任过中国移动旗下卓望数码副总裁,2013年从妻子手上接手点众科技。2022年之前,点众科技一直做网络文学生意。2022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成为红海,急需营业转型,昔时9月,点众科技最先短剧营业。

没想到,他正好踏上了时代的风口。现在能看到的短剧爆款,许多是点众科技制作、运营的。仅抖音短剧付费排行榜上,点众科技3个月时间便推出了21部上榜短剧,这种乐成率在短剧业界较为罕有。

点众科技确立以来业绩延续增进,一度增进率跨越80%。不外,陈瑞卿多次向经济考察报记者强调,短剧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真真相形没有人人说得那么好,这个行业不像人人想的那么赚钱。”他所指的是8天赚1亿的说法,“过于夸张了”。短剧生产、制作成本不高,但很大一部门需要去互联网平台及应用商铺投流,这部门是投入大头,“收入和利润是两回事,我们的毛利率只有10%。”

现在从事短剧行业的公司主要漫衍在北京、杭州、广州。北京的代表企业有点众科技、番茄、掌阅、中文在线等。杭州的代表企业是九州和容量等,这两家公司近期也推出了一些爆款。此外,在浙江横店和象山有两个对照大的短剧拍摄基地,从业者甚多。广州的代表企业是映客、蜜糖等。

近期有了新的羁系政策,入行门槛提高,短剧仍有许多新人、新公司进入。找到点众科技的人来自各行各业,许多老牌影视大厂来了,圈外做直播的公司,做游戏的公司,卖化妆品的公司,都对这个风口示意出了兴趣。

陈瑞卿愿意和新团队相助,同时他也建议新入行的人郑重。这个行业险些每月、每个季度都在转变,三个月前盛行的模式,现在就已经落伍。与其冒失入场撞得头破血流,不如张望清晰后做恒久生意。

01 制造爆款

在抖音付费排行榜上,点众科技每周有2部左右短剧入榜,最近3个月有21部剧成为头部作品。制作短剧的公司成百上千家,为什么点众科技的爆款这么多?

陈瑞卿向记者先容了爆款短剧制作流程,虽然现在还没有能保证100%乐成率的方式论,但在已有的内容制作和投流履历上,也能做到心里也许有数。

与当前外界热议的“一周就能做完一部短剧”差异,能成为爆款的短剧,制作周期一样平常需要2到3个月。

短剧之以是会火,让人以为“又土欲罢不能”,前期剧情筹备是主要一环。在点众科技,短剧拍摄前会有一个十几人的团队组成选题会,介入者包罗编剧、制片、导演、投流等各环节的人,他们会挑出一个IP,聊卖点、立意,从种种维度讨论会不会火。

若是选题会通过,编剧就成为接力的人。编剧卖力的部门是把小说改成剧本,并在每集片尾设置爽点和吸引人的卖点,业内管这个叫“埋钩子”。

若是有现成的网文IP,上述环节一样平常需要1个多月。若是需要写新本子,一样平常2个月起步。

剧本打磨完成后,进入拍摄环节。点众科技相助过的拍摄公司,包罗拍信息流素材的公司、拍网络大影戏的公司、拍广告的公司,以及从抖音快手起身自带网红团队的MCN公司等。

现在,点众科技相助的外部拍摄公司有100多个,这些团队保证了短剧出品的数目。同时在质量上,点众科技已经提高了要求,现在他们更愿意和有过爆款履历的拍摄公司相助。

拍摄周期一样平常在2周左右,之后经由1个月的后期制作,短剧就进入了最主要的投流环节,业内称之为宣发。

投流即在互联网平台购置流量,吸引用户。一部短剧能不能赚钱,投流能力很要害。有履历的投流团队,一样平常在一两天内,小规模试水,就能判断这部剧是否会火。之后,他们会决议继续投放,或是实时止损,从而保证投放乐成率。

点众科技投流团队有近100人,这是他们之前做网文生意时积累的团队。不外纵然履历厚实,投流也有许多不能控因素,好比短剧上线当天,碰上另一个全民关注的大事宜发生,投流的钱基本就都吊水漂了。因此,短剧能否成为爆款,现在仍是需要“天时人地相宜”的玄学。

02 越来越卷

发力短剧后,点众科技员工今年增添到了700多人,其中近200人卖力短剧营业。这家曾经以网络文学为主的公司,现在每个月短剧收入已经跨越了网络文学营业的收入。

能成为短剧一哥,点众科技不是一天炼成的。去年9月转型后,点众科技交了很长时间“学费”,早期制作的短剧,摸禁绝用户口味,险些是做一部亏一部,那时主要靠网文输血,才气让短剧营业支持下来。

直到今年4月,点众科技有了*部爆款,之后逐渐摸到了爆款的命门。

点众*部爆款是男频题材,那时市场竞争较小,投流效果极好,迅速出圈。下一部爆款剧是女频题材,主打细腻情绪和,在那时也是稀缺题材,于是受到用户迎接。最近两个月火起来的短剧,已经有了电视剧质感,情节连贯,剧情曲折,不再是之前的直给、无脑。

当「三重奏」响起,光伏的新周期舞会即将开场

用户对于短剧的需求也正在提升。今年上半年,短剧的受众主流是下沉市场,用户要求不高。下半年,一二线都会也有了用户。而且,纵然下沉市场,同质化内容太多,用户也会看腻,倒逼短剧公司不停提高制作质量。

陈瑞卿以为是好事,“短剧一定要有做精品的能力。”他说,现在做短剧想要出头,不是做60分就可以,而是要做90分的水平。点众科技一直在加大投入,做恒久准备。

时至2023年11月,短剧行业越来越卷了。去年点众科技入行前,5万元就能拍一部。2022年短剧的平均成本在5万-20万元之间。今年,大多已是30万元以上的短剧了。点众科技最近正在横店拍摄的几部剧,成本涨到了80万元,剧里有爆破场景,群演有80多小我私人。

陈瑞卿预计,今年短剧市场规模在250亿元到300亿元之间,明年会在350亿元左右,5年之内,海内短剧市场会到达100亿美元的规模。

固然,这一切的条件,是在相符政策要求的条件下,短剧内容生产能做到延续迭代。

若是内容不合规、不迭代,“350亿有可能酿成50亿,甚至酿成5亿都有可能。”他异常认真地说。

|对话|

经济考察报:短剧兴起已经一两年了,为什么现在突然火了?

陈瑞卿:现在文字视频化是一种趋势,短剧正好遇上势头。短视频经由六七年生长后,许多用户对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审美疲劳了,但短剧是PGC(专业生产内容)的形式,有情节也有故事,是一种新鲜的方式。

现在中国短视频用户有10.5亿,愿意看影视内容好比影戏、长视频的一共有4亿人,中央6亿多人的需求着实没有被知足。这些人会以为看延续剧太花费时间了,他们喜欢看剪辑号,5分钟看完一集,短剧正好知足了他们的基础文化追求。

另外从生产端,影戏和长视频制作很大、周期很长,从业者是凤毛麟角。短剧行业的事情强度、事情效率远高于他们,短剧产量也许一个月四五百部,明年一年能有5000部左右,数目足够多后,就会有火爆的。

固然尚有一个更主要的缘故原由,就是小程序短剧这种模式,它是一种新的业态,链路异常短。以前你想看影视内容,需要下载客户端才气看。现在点开小程序,马上就能看,想追剧也能在微信、支付宝直接付费,是很顺畅直接的链路。

经济考察报:短剧现在是付费模式,一部上百集需要几十元,会有这么多人愿意付费吗?

陈瑞卿:这是个比例问题。中国有14亿人,有近3000个县(区),每个县(区)平均有40多万人。一样平常一部短剧卖1000万元就算头部剧了,也就是说每个县(区)有1000人付费就够了。

在我们看来,短剧着实就是兴趣影戏,是一种新的表达。影戏每年最高票房是600多亿元,我以为短剧市场跨越影戏应该是没问题的,由于短剧的用户规模是影戏的3倍以上。

经济考察报:现在做短剧基本都需要花钱投流,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商业模式?

陈瑞卿:当前流量集中在几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厂商,你要生长营业,就必须买用户。而且人家建平台也有成本,客观来说,这件事需要共建生态,是市场博弈的历程。

未来随着短剧行业生长,随着更多资源投入行业,总会泛起新模式和新内容。短剧往后可能的收入模式和长视频一样,免费、会员和广告都市存在。

经济考察报:短剧出海也异常火,你们有没有结构外洋?怎么看待外洋市场的情形?

陈瑞卿:我们在外洋投入很大,2019年就已经在外洋做数字阅读营业,注册用户跨越6000万人,作品下载点击量到达5亿次。预计今年推出几十部短剧举行全球局限推广,主要以北美、东南亚等区域为主。

未来短剧的外洋市场规模将是海内市场的3倍以上。不外,由于支付手段和一带一起新基建的普及需要时间,外洋市场到达100亿美元的耗时比海内更久。海内到达100亿美元规模可能需要5年,外洋可能需要10年到15年。

在外洋市场,中国的短剧企业应该能占80%-90%的份额。由于在这个领域内里中国是首创,中国企业的创业精神很强,这不仅体现在事情效率上,我们还能形成新的演员培育系统,我是蛮有信心的。

经济考察报:近期广电总局公布政策,将再次开展网络短剧治理事情。短剧行业现在存在哪些问题?

陈瑞卿:不能否认短剧简直存在问题,焦点问题照样在于导向。早期短剧借鉴了网文炫富、暴力等较为夸张的表达手法,相对文字来说,视频形式更直接、显著,影响也更大。但这些欠好的内容生命力都不恒久,也不会酿成主流。我们真正卖得好的剧,从来不是靠这些器械。

总体趋势上,今年短剧的尺度问题相较去年已经改善许多。从生长角度看,短剧内容现在处于迭代阶段。

经济考察报:政策羁系会给短剧行业带来什么?

陈瑞卿:我自己小我私人看法,政策羁系真的是好事,降降温是好事。否则低俗内容泛滥,之后行业就没了。着实羁系一直都存在,政策对短剧是包容的,先试试看它能不能行。若是不羁系,行业门槛那么低,谁都能去做短剧,做出一些杂乱无章的器械,最后会带来很欠好的社会影响。我以为政策羁系对一些真正想做事、好好去做事的人来说是好事。

(实习生施月菱对本文亦有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