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汤晓鸥和他未尽的AI迷局-香港期货

2021年9月后,汤晓鸥就没再更新过他的同伙圈,而现在永远也不会了。

12月16日,一则汤晓鸥去世的新闻在网上撒播。不久后,商汤科技公号发讣告称,商汤科技首创人、人工智能科学家、浦江实验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5日离世。

汤晓鸥被誉为中国盘算机视觉领军者以及“全球人脸识别手艺的开拓者和探路者”,他一手确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是中国AI视觉的黄埔军校。

这间实验室的初创团队也组成了商汤科技的前身。商汤科技的团结首创人徐立、王晓刚等都与该实验室有关。

壮盛时,商汤科技一度是AI领域全球融资规模*、估值最高的独角兽。2021年12月尾,商汤在香港上市,总市值一度跨越1500亿港元。在那时的中国CV赛道(盘算机视觉)以及AI四小龙中,是*的头号玩家。

但时代总是在不经意处就拐弯。2023年 Chatgpt的横空出世,瞬间让既往的CV蹊径快速成为上个时代的叙事。2022下半年,随着商汤营收和规模上限失去想象力,商汤的股价最先一起下跌。11月尾,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甚至还宣布了针对商汤科技的做空讲述,以为商汤科技正在通过高度可疑的收入循环的方式,来人为强调收入,这也导致了商汤股价在当日触及年内新低。

今年4月,商汤宣布了自己的大模子,并于8月获批上线。无人知道,在大模子时代,商汤会是怎样的故?比更多人更早一步从实验室跨越到产业界的汤晓鸥,又履历了哪些心理挣扎。

现在这些都已与汤晓鸥无关。

一位靠近汤晓鸥的AI学者告诉我们,商汤的名字,源自中国商汤时期充满集大成的缔造。“商汤时期,农业、手工业迅速生长,甲骨文降生并获得应用”,“是古代文明提高的主要阶段”,商汤科技无疑也有云云愿望。

单从商汤的取名,可见这是一个55岁的科学家壮志未酬的故事。

一切摸着石头过河

对汤晓鸥来说,2014年是具有决议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实验室团队宣布的人脸识别算法,在全球首次突破人眼识别能力,而之前,这被以为是不能逾越的。

也或许因此,IDG资源的牛奎光嗅到了视觉手艺有可能商业化的信号,并敏捷前往香港造访了汤晓鸥。

天使轮就押注商汤,让IDG成为厥后商汤上市时*的机构赢家,而汤晓鸥也借由这笔投资,从潜心研究的手艺宅,最先跨越到商界。商汤科技在这一年正式确立。那时许多人戏称商汤的名字,实在是寓意汤晓鸥教授转去做生意。

CEO徐立在许多场所说过自己加入商汤的故事。那时汤晓鸥以为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不够“有power”,而“做商汤有一个目的,就是形成影响力,然后做更多更大的事情“,他以为这是一个改变天下的久远想法,于是就加入了。

在这之前,汤晓鸥走的一直是学院派蹊径。

1968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的汤晓鸥资质聪颖。1990年,从中科大结业后,他赴美深造。从麻省理工博士结业后,他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并一手确立了港中大多媒体实验室。

和许多刚走出象牙塔的教授一样,汤晓鸥最早也是学习着创业的。

2014年炎天去硅谷旅行时,他并没有约见什么重量级人物,而是约了facebook的许多研究院和工程师。他试图通过攀谈,去领会一个创业公司应该长什么样子。这些问题甚至详细到:办公室怎么部署,厨房怎么部署。

2016-2018年的三年间,商汤延续完成了8轮融资,三十余家资源的疯狂注入,也让商汤快速从几十人生长到几千人。

VC/PE这一年,众生百态

那时,商汤的人才密度一度让许多科技公司赞叹。2021年6月尾的一则数据显示,商汤科技那时拥有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和博士生,以及3593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手艺研发团队。

关于汤晓鸥的治理气概,一位在商汤多年的员工告诉我们,在公司内部,汤对年轻人和学生始终是一种“体贴、温顺”的态度。昆仑万维天工智能联席 CEO 和 2050 全球研究院院长颜水成,曾经是*个加入汤晓鸥实验室MMLab的清北学子,在他看来,汤先生属于“稀奇平和、有耐心、指导型导师”,他异常善于“指导学生把能力放大”。

而汤晓鸥广为人知的一种治理方式被称为“黑羊文化”。在考察了许多大公司的狼性文化后,他明确提出要拒绝这种文化,他以为商汤应该成为一家有同理心的科技公司。以是要做羊,但不是有羊群效应的羊,而是“那种去做别人没有做过事的黑羊(Black Sheep)”。

刀锋上的商汤

回到2014年,当汤晓鸥跨越到商业时,他始料未及的可能是,往后要与更大的不确定性格斗。

从盘算机视觉出发,商汤的AI触角逐步涉及到智慧商业、智慧都会、智慧生涯及智慧汽车等多个领域。

但直到2021年上市,汤晓鸥身家抵达534亿时,许多人仍然对公司耐久烧钱的财政、前途莫测的商业模式以及科学家主导的治理结构充满质疑,后期的撤离更是显著。

在之前的采访中,遐想团体副总裁,遐想创投合资人宋春雨以为,这主要是产业对AI信心不足。他以为这是由于“AI四小龙”烧了很长时间也没烧出正循环的商业模式,以是产业界最先忧郁。而“AI是很庞大的手艺,它的落地需要数据到训练到应用部署的一条长链条”。

事实上,被诟病的商汤也是中国AI行业已往十年商业逻辑与生长境遇的一个缩影。

宋春雨示意,像商汤、旷视这样的企业,之以是错失缔造最新天生式AI的可能性,是由于它们许多被现实强制去做系统集成。

AI不像消费互联网,能够依赖营业模式的迁徙和资源的快速涌入,快速起规模。以是上一波中国AI企业最后基本都落到to B的商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定制化的“外包”营业,而每一个场景的怪异征,又决议了其定制化成本伟大。

而且进入垂直赛道时,他们会遭遇传统产业龙头“ AI”的竞争,构建平台时,又面临BAT互联网巨头的夹击。

一直在两者中央探寻生计清闲的商汤无疑是焦灼的,更遑论AI公司高企的人力成本、硬件投入以及算力成本等等。

商汤的难题应该怎样解开?

宋春雨以为:“要给中国科技在原始突破探索上足够的宽容度”,“AI的商业模式很难找到,但它是人类的超级庞大科技工程,等同于曼哈顿设计,若是突破,就是对全人类的*提高”,他有时刻稀奇不明白,为什么矿泉水公司可以有千亿市值,而一些高科技公司才几百亿,就被苛求要盈利。

不外,无论若何,汤晓鸥都不会是谁人解题的人了。

这个并不喜欢在媒体上曝光的科学家,很少接受采访,却是周围人眼中称职的晒娃狂魔、影戏发烧友以及*继续东北人笑剧天禀的、“被人工智能延迟的段子手大师”。

能查阅到的他最近的一次公然露面,是在今年7月的上海。

那时,在2023天下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式上,汤晓鸥分享了他的三名学生王晓刚、何恺明、林达华在深度学习领域的追梦故事。

演讲最后,他再一次谢谢互助过的学生与先生,并援引了于谦在影戏《先生好》里的台词:“我不是在*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这段*的时光。”

几位在商汤事情多年的员工告诉我们,平时在商汤,汤晓鸥也习惯让别人叫他“汤先生”。而在他不会再更新的微信署名档上,仍然写着的一重身份,也是:“香港中文大学 汤晓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