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TCL科技豪掷350亿背后野望

天下事态,浩浩汤汤。遥想10年前,中国电子产业面临的现实是“缺芯少屏”。10年之后,随着“双子星”京东方和TCL华星伶仃的逆周期崛起之旅,“少屏”标签已被雨打风吹去,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CD显示屏产能集中地。

但事关一国基石产业的订价权之战,从无岁月静好,只有星夜兼程。4月9日晚间,TCL科技(SZ:000100)一纸通告,预示着全球LCD产业即将迎来最后一战,中国半导体显示龙头进军全球中尺寸IT面板领域。

凭证通告,TCL设计投资350亿元,在广州新建高世代LCD产线,被称为“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9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和销售中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屏(包罗显示器、条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器、医疗、工控、航空等专业显示器,商用显示面板等,产能到达180K/月。

透过征象看本质,TCL科技自动提议的这场LCD产业“最后一场战争”,意以高世代产线手艺、效率与产能优势,清剿日韩、中国台湾在LCD产业剩余的落伍产能——主要是IT产物的产能。这一战的实质,实在是在复制昔时TV产业的战法,以一战之力,完成IT产业链从日韩、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转移。

这一战的现实意义无需渲染,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AIoT行业正在面临的芯片荒逆境是最冷漠的注脚。对应到中国IT产业,小米、华为的显示器、条记本等IT产物,以及新能源汽车显示屏幕需求的强势崛起,对于以TCL为首的中国供应链跟进保障要求只有:快,以及更快。

01

LCD的最后一战,收官中尺寸

站在现在的时点上,中国面板军团的生长空间更需要新的逻辑来支持。详细到TCL科技自己,新的结构较多,好比生产柔性OLED的T4线良率逐渐爬坡、入股中环、OLED的喷墨打印生产手艺等。

但在2-3年的维度内,最大的支持点仍在于焦点对照优势——对LCD面板的谋划,事实全球面板1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LCD占比跨越70%,是绝对的主流。而本次TCL加码LCD最新产线的投资,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

【1】不进则退的生意

可能很少有行业像面板这样血雨腥风,掀开面板行业几十年的历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区域、大陆轮流上阵厮杀,京东方也曾经一度靠津贴支持才不至于由于延续亏损而被迫退市。

不得不说,这个行业是勇敢者的游戏,成王败寇。

对于进攻方来说,首先要保持手艺的领先,以是我们看到诸如TCL科技的研发用度率在连续提升,同时还要保持产能的绝对优势,因此自建产能和并购成为龙头的一定选择。

对于守城者来说,对手不存在可以让你守住一亩三分地过点平稳的小日子,分而治之的操作空间拉长了看是不存在的,昔时日本面板企业走过的路,现在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也终将面临。

以是,生计照样扑灭,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下场。对于面板这种高科技属性的尺度品来说,可能最终的玩家,只需要少数几家即可。人人现在所有的聚焦点都在韩国的三星和LG的退出动作上,实在,合计产能占比到达15%左右的中国台湾双雄友达和群创,也正是下一个潜在被替换的工具。

用最简朴的话总结,就是大陆双雄先替换韩国双雄,然后替换中国台湾双雄,后半部门显然没有被市场认知到。因此从静态的数据来看,2020年主要退出的是韩国厂商,高世代LCD产能同比下降19%,而这部门份额基本都被大陆厂商吃掉了,台系厂商因集中于IT、车载、工控等产物而暂时一隅偏安。

图1:2020年各地域厂商高世代LCD产能同比增速,资料泉源:Omidia

动态来看,随着海内面板企业渗透到LCD面板的终端应用的方方面面,留给台系企业的日子也不多了。

近十年,中国台湾面板双雄的资源开支就连续萎缩,在200-400亿新台币之间,换算成人民币仅仅每年70亿元左右,只有大陆面板双雄京东方和TCL的资源开支的零头,下场在哪儿,谜底实在很显著了。

图2:中国台湾面板双雄资源开支连续萎缩,资料泉源:公司财报

【2】角逐每一个赛场

笼统的讲面板供需的研究已经多如牛毛,为了更深刻的明白这个行业,照样必须要深入到每一个细分下游。尤其是上面讲到的大陆双雄先替换韩国双雄,然后替换中国台湾双雄,近期替换韩国双雄抢占的主要就是TV和手机市场,而替换中国台湾双雄就需要抢占IT(PC 平板等)市场。

面板1200亿美元的市场中,最主流的下游就是TV和手机。其中TV面积占比跨越70%,未来随着平均尺寸从当前的47寸升级到50寸以上,且8K电视加速渗透,TV的面积占比预计能稳固在70%,价值量占比维持在1/4的水平。

在大尺寸TV面板领域,TCL科技已经确立优势。其大客户主要是TCL电子和三星,其他主要客户有小米和海信,出货面积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在手机端,最主要的客户就是三星、华为和小米,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跻身全球前三。

展望未来,TCL华星生产线由于世代高,将连续受益于TV的大尺寸化,成为75寸 8K/120Hz市场的主导者。而华星光电T4项目是海内第一条主攻折叠显示屏的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现在正处于产能爬坡期,有助于提升其在手机领域的竞争职位,实现从高端的旗舰机到中低端手机的周全笼罩。

因此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说,韩厂双雄的基本盘TV和手机,简直是确定性需要被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大下场之一。

图3:面板行业(LCD OLED)根据下游应用拆分,资料泉源:锦缎研究院

图4:面板行业(LCD OLED)根据下游应用拆分,资料泉源:锦缎研究院

【3】IT将是LCD的最后一战

本次TCL通告350亿元在广州加码的LCD t9产线项目,显然是吹响了其向最后一个碉堡冲锋的军号。而这正是前文提到的中国台湾面板双雄群创和友达的基本盘——IT面板。

可能有一个数据人人并不熟悉,就是面板差异下游,投入产出比实在略有差异,整体结论是IT产线的投入产出比高于TV产线。以头部大厂的内测数据为例,TV投入产出比低于0.5,但IT的投入产出比在0.6左右。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缘故原由是IT产物对屏幕的功效性需求更多,要求低功耗、高刷新,且定制化。以是IT客户差异于TV客户,首先强调的是高性能,其次才是价钱。因此IT虽然规模空间小,但简直是一块不得不吃的肥肉。

而更有意思的是,疫情谊外的让这块肥肉长得更诱人了。2020年,由于疫情动员居家办公和线上经济,PC和平板的出货都大超预期,就连最贵的苹果Mac和iPad,在已往4个季度,销售额的同比增速都创新高,大大超出厨子库克的预期。

图5:苹果Mac和iPad季度收入情形,资料泉源:苹果公司财报

那TCL最后一战胜算几何呢?我们以为要从两个角度举行剖析,一个是公司自己的谋划能力,另一个是新投产线的手艺水平和产能情形。

谋划能力可以说是笔者最不忧郁的点,由于在面板行业,TCL华星的也经常被称为效率之王。由于是重资产行业,折旧摊销政策对净利润的影响很大,具备直接可比性的就是EBITDA率,跟海内外偕行相比,TCL华星的谋划效率是最高的。

再加上履历过TV和手机这两个大战场的磨练,切入IT基本是因利乘便的事。

图6:主要面板厂商EBITDA率情形,资料泉源:公司通告,西部证券

另外一个角度的把放大镜放到公司的设计新投的产线上去。

而TCL科技设计投资的新线t9,由于是最新世代,因此同样具有对老线降维袭击的能力,在IT客户最为看重的低能耗和高刷新角度,这种差异的对比就十分直观了:

1)低能耗:依赖更新的装备、Oxide氧化物手艺等,能耗显著降低。

2)高刷新:新的氧化物手艺,能提高迁徙率及响应速率。

固然,脱离了产能谈手艺都是不讲武德,事实面板是资源手艺双麋集的行业。TCL投资的300多亿元建成的最新的8代线,满产之后将直接占全球IT领域15%的产能份额,占有前二的位置。

以是虽然IT只是面板的第三大市场,但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打完TV和手机的山河后,必将剩勇追穷寇,拿下最后一个碉堡。而中国台湾双雄的被迫退出,可能是我们接下来会看到的大下场之二。

02

扛过逆境突入无人区

“缺芯少屏”是已往10年的一个热词。芯片的生长纵然到了现在,也仍处于国产替换的初期,被寄予了全村人的厚望;但曾经被放在同样职位的屏幕,只管在“双子星”负重逆行之下,最终完全实现自主化,却没有享受到凯旋后的迎接,而是直接被贴上周期股的标签。

讲真,显示面板产业从业者会因此冤得双眼饱含热泪:作为泛半导体行业,面板属于绝对的高科技领域。不用说从LCD到OLED这样对照大的代际升级中手艺的跃迁,就单以成熟的LCD为例,我们依旧看到在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阵列和背光模组这三大主要质料中手艺的更新替换层出不穷。

好比,近两年很火的Mini-LED,其本质仍是LCD显示,只是把背光手艺升级到更为微缩的Mini-LED,这样就可以通过TFT自力控制LED的明暗水平,现在全天下都在等苹果今年将这一新手艺推向热潮。

由于在手艺的升级历程中,面板企业被扣上“周期”的大帽子,所有的起劲都被部门人直接选择忽视,而最终只体贴一个问题:面板价钱涨了吗?事实,研究周期最为焦点直观的考察指标就是价钱。而作为泛半导体的面板,长周期视角下价钱就是会连续下降,显示出类摩尔定律,看价钱炒面板股,不得不说是因果倒置。

需要再次重申的是,面板价钱绝不是考察的焦点点,价钱转变背后海内企业手艺赶超的长逻辑才是缘故原由。固然,海内面板龙头不仅仅是专一做手艺的赶超,同时也在连续扩大产能优势,最终形成质变,让人人不得不重新反思曾经因偏见而错过的时代给予的投资时机。

图7:LCD产业生长手艺图,资料泉源:国盛证券

这一长周期的转变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就是大陆双雄的崛起,韩国企业的退出。不管是自力第三方调研机构、上市公司自己统计数据照样券商研究所,获得的结论都大同小异,就是产能逐渐集中到中国大陆,而且未来这一趋势获得延续。

这一事实获得逐渐被认可,主要照样来自于2019年至今的几大事宜催化:

●最主要的是韩国双雄三星和LG逐步退出LCD面板产能,中国企业在行业低谷中依附新产线和新手艺、效率和成本优势,在全行业耐久、大幅亏损直接仍然维持较好盈利,主客观上来讲,旧有产能退出是一定选择,这部门预计将释放出16%的市场份额,而填充这部门空缺的正是大陆的面板双雄,增量的产线主要包罗京东方B17、TCL华星的t7和TCL科技本次通告的t9,整体来看TCL科技的速率更快。

●大陆面板双雄的并购,加速确认了竞争名目的改善。随着2020年下半年,京东方宣布并购中电熊猫两条八代产线,TCL收购三星苏州的所有产能。

凭证第三方机构Omida的估算,2020年,在高世代LCD产线中,京东方的份额到达23%,TCL科技跨越13%。预计到2022年,京东方的份额到达31%,TCL的份额到达20%(注:不思量本次t9线初期产能释放),合并份额将跨越50%,中国大陆将掌握行业的绝对话语权。

当啃下LCD领域最后一块硬骨头后,海内面板企业显然只是完成了赶超,而引领的远征才刚最先,前面是一片坦荡的无人区。

好比对IJP-OLED, Mini-LED, Micro-LED等新手艺商业化远景探索,TCL科技也都有较深的结构。从应用领域来说,商业显示和车载将是未来增进最快的细分领域,显示作为视觉信息的入口,肯定会在物联网时代冒出种种新的应用场景。

这显然是要从资金投入驱动升维成手艺研发驱动,而无人区就意味着更多的基础投入。从TCL科技整体在2020年研发用度率到达6%,若是单独拆开看子公司TCL华星口径,研发用度率将到达8%,这个投入强度基本上是外洋竞争对手的两倍,现在体现在的就是公司的PCT专利数上逐年累积。

图8:TCL PCT专利数,资料泉源:公司通告

而当前的研发,毫无疑问将直接改变未来的收入组成。2020年,重组后的TCL科技整体收入为768亿元,其中主营面板的TCL华星面板收入为468亿元,凭证公司产能释放的速率理性测算,预计3年后,TCL华星的收入将摸到千亿的门槛。

届时,公司面向的下游从当前主要集中于TV和手机,拓展到IT(预计占比到达20%),车载、商显占比也会提升;从手艺分类来说,OLED的占比也会提高到跨越20%。整体营业结构由于近几年的投入,将确定性向多元偏向优化。

正如TCL科技在2020年业绩会的主题“上坡加油,追赶逾越,迈向全球领先”一样,扛过逆境,走向顺境后,TCL仍有上坡、追赶、领先三件大事要做,这次新IT面板产线的投资,就是主要一步。未来征程,实在才刚刚开启,而大下场,还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