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宅经济」降温,小熊电器过得怎么样

2019年上市,2020年在“宅经济”下大火,小熊电器曾经是创意小家电领域的一匹“黑马”。

然而,疫情逐渐常态化,小熊电器似乎也走出了“高光”时刻。

频交低分卷

伯虎财经领会到,小熊电器近期公布了2021年财报,显示其整年营收36.06亿元,较2020年同比下降1.46%;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跌幅到达33.91%。

从掌握数据来看,这是小熊电器近7个财年以来首次泛起下滑。

这家位于佛山的小家电公司确立于2006年,并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年轻。

2019年8月,小熊电器作为“创意小家电第一股”,上岸深交所。第二年,新冠肺炎疫情发作后,随着人们居家时间的延伸,“宅经济”走红,小熊电器的销量也随之实现了巨额增进。

显示在财政数据上,2020年,其净利润同比上涨了56.11%,闯过4亿元大关(此前从未跨越3亿元)。

亮眼的成就不完全依赖于市场行情,小熊电器一直以来定位明确,产物线也很齐全。

2011年底,尚未挤进家电领域前排席位的小熊电器对公司举行重新定位,将“妙想生涯”刻入品牌DNA。

妙想生涯,一方面体现在外观上,即从生涯中寻找产物设计的灵感,坚持提供创新与惊喜的工业设计。

小熊电器的多款高颜值家电,岂论是咖啡机照样摒挡锅,都不难看出其在外观上的巧思。

另一方面则在于其专注做“小”事,聚集了500多款生涯“小”家电——从一个桌面风扇、补水仪,到咖啡机、烘干机。

正如小熊电器的CEO李一峰所说,不管需求巨细,只要存在,小熊都市试着去做,纵然它们可能大部门时间被闲置在一边。

“不是使用频率低就没需要、没价值。闲置的消费者并不太在意要用若干次、划不划算,开心就会今天买。”

然而,纵然靠着关注长尾市场实现了多年阔步生长,时间来到2021年,小熊电器照样显露了增进疲态。

2021年一季度,其财报显示的营收尚有所增进,然则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12.82%。从二季度最先,其营收更是较2020年同期延续多季度下滑。

直观一点,可以看小熊电器的销售量,2020年售出4513.74万台,然则2021年销量削减了618.27万台,纵然产量已经响应削减,库存量照样增添了9.72%。

小熊电器的股价由此深受负累,最低点只有39.23元/股,较2020年巅峰时期大跌了76.35%。

营收、利润双降的背后,小熊电器是在宅经济风口事后变“熊”了吗?

偏航?

小熊电器是不是真的变“熊”,首先得看它的基本功打得怎么样。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看小熊电器2021年的各项支出。

从上面的表格不难看出,销售用度和研发用度是小熊电器谋划成本增添的两个大头,增幅都在20%以上。然则从详细数据来看,前者增添了1.3亿元,尔后者则增添2464.65万元。

对于销售用度,小熊电器的注释是讲述期内自营占比增添,经销占比削减,导致了销售用度的增添。

体现在详细数据上,主要是2021年公司的市场促销费、销售板块职工薪酬以及售后服务费的增添。

从去年8月最先,小熊电器在抖音累计直播179场。天天上午9点,店肆准时开播,为消费者送上“福利”。伯虎财经发现,现在小熊电器在抖音上积攒了7.4万的粉丝数。

为了却构电商渠道,小熊电器也一直在招聘主播、电商运营等多个岗位员工。停止去年底,公司有销售职员893人,较2020年的781人增添112人。

小熊电器对于线上渠道的重视是可以明晰的,其90%的产物都通过线上销售。公司老板李一峰曾坦言:“没有电商,就没有现在的小熊电器。”

研发在小熊电器的受重视水平就没有那么高了。

去年,小熊电器的研发用度增添到了1.3亿元,增幅主要在“折旧与摊销”以及“职员人工”这两项。

但它的研发职员并没有增添,反而流失了47人,占比到达14.73%,且大多数学历都是在本科及以上。

此外,它去年研发完成的项目,像智能电饭煲、缓冲防破碎玻璃壶、烘干机等,也不是手艺含量多高的产物(许多品牌已经推出),更多的作用照样厚实品牌的产物品类。

这正贴合资深产业经济考察家梁振鹏说的,昔日的“创意小家电第一股”沦为营销驱动型企业,主要依赖投放广告等营销推广和电商销售渠道,但其在产物创新、手艺研发、产物质量治理等方面却做的不到位。

要知道,小熊的销售用度到达了5.53亿元,是销售用度的四倍。

它在产物质量的把控上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用户对于小熊电器的知足度只有3颗星,且投诉大多是关于其产物质量。

在3月29日提议的一条投诉中,一位复购小家电的消费者示意第一次使用小熊辅食机,它的盖子就掉进去打进辅食,还被孩子误食,但客服以为是消费者使用欠妥。这个履历若干是有点糟心了。

另外尚有人反映,小熊的多功效煎烤涮锅,使用时只有盖着盖子水才气沸腾,无法涮暖锅;小熊加湿器在水量足够的情形下自动判断缺水,住手出雾等等。

回归到基本功这个问题,小熊或许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

修炼内功

由于小家电的制造手艺相对简朴,行业内企业手艺壁垒不高,大品牌和许多白牌(一样平常指小厂商没有牌子的商品)共存的征象尤为显著。

大品牌一样平常走多而全的蹊径抢占流量,好比巨头美苏九;白牌则靠着低价的优势攻略市场。据企洞察数据显示,停止今年1月,我国家电相关企业数目快要700万。

在市场延续升温的时刻,好比2020年,人们乐于购置小家电以提高居家生涯品质,许多企业都能过得不错。

然则,随着消费需求逐渐饱和,市场的“蛋糕”在短期内没那么大了。凭证奥维云网数据,2021上半年海内小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削减了8.6%。玩家们为了只管抢到原来的“蛋糕”分量,费尽了心思。

好比,新宝股份旗下的魔飞中国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洗地机等产物,结构清洁赛道;北鼎在烹饪用具和食材品类方面扩张,增添用户粘性;天涯电器另辟蹊径,新能源质料的营收已经远高于家电;小熊电器则是如前面提到的,加码销售渠道。

事实上,这些企业的行动,跟真正的创新没有太大关系,这也意味着商品不具备太多溢价空间。

加上小家电差异于服装、茶饮、零食等新零售产物,属于低频消费场景,品牌难以引发统一件商品的复购。

因此,它们要么在品类上下功夫(多数品牌都市这么做),提高总体销量,要么在渠道、成本等方面发力。

我们着重说说后者,小熊电器去年确立了电子商务公司,组建外贸营业团队,加速了出海速率,这也是苏泊尔、九阳等巨头在做的。

虽然比不上苏泊尔背靠大股东法国SEB团体,在外洋市场具备先发优势,小熊电器“自食其力”的功效尚可。

李一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注释,“我们也想尽快补上外贸这块,现在出口占比虽然比例较低,但增速较快。”2021年该板块营收实现2.3亿元,同比增添9.92%。

另外,小熊逐步推动自主生产,一方面能够削减对代工厂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压缩成本(2021年外协生产的成本占到营业成本的24.48%)。

此前小熊电器通过召募资金的方式,投建了多个生产基地,其中大良五沙等多个项目已经投产。

不外,无论用了若干种方式来提高账面上的收入,小熊要真的做到不“熊”,照样应该多关注研发、产物品质方面的问题。

究竟,营销再厉害、品类再齐全,也无法辅助品牌打造真正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