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手机电池老大欣旺达,要分拆汽车电池上市了?

克日,有新闻称,欣旺达已经启动汽车动力电池营业分拆上市设计,预计在2023-2024年提交IPO。

只管欣旺达随后示意对此暂无回应,但有目共睹的是,作为动力电池界的“后进生”,欣旺达最近的显示不俗。

今年上半年(1-5月),欣旺达的装机量海内装机量已上升到了第七位,市占率到达2.23%,其中5月的装机量更是进入前五之列。

泉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锂猫实验室制图

随着欣旺达确定成为小鹏G9的A供新闻的传出,这家一直游离在二供和三供的企业,与第一梯队的差距正在不停拉近。

入局动力电池之前,欣旺达已在消费电池深耕多年,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供应商,出货量占比跨越30%。

然而鲜明背后少为人知的是,在将欣旺达做出成就之前,首创人王明旺、王威兄弟曾履历两次创业失败。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一度背着装满“年迈大”电池双肩包穿梭在华强北四处推销。

只管云云,对于电池和创业执着的火焰始终没有熄灭,这最终给他们带来了死灰复然的时机,也为厥后的“突进”埋下了伏笔。

兄弟俩是广东茂名人,广东人习惯事事考究“好兆头”,因此也有了“欣旺达”这个意味着无限的好运的名字。

不外,在欣旺达的轨迹中,运气只起到了一部门作用,真正让他们没有再重蹈覆辙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01、第三次创业

欣旺达的萌芽,始于一个巧合。

1995年12月,一场大火销毁了索尼位于福岛的一个电池厂,连同厂里正在接受出厂测试的100万块电池也未能幸免。

泉源:日经电子

在电池库存的重大袭击下,市面上电子产物求过于供,价钱飞涨。

而此时的王氏兄弟正履历着第二次创业失败:他们和同砚开办了一家电池加工厂,但因利润分配问题而散伙。

合资人带着大部门利润脱离了工厂,王明旺却留下了工厂和装备。

眼看着再次陷入低谷,领会到日本火灾事宜导致市场电池欠缺的王明旺过多个渠道到一家电池质料供应商,用所有蓄积买下电池质料,组装出了一批电池并乐成投放到市场中,赚到了第一桶金,获得了第三次创业的资源。

1997年12月,王氏兄弟确立深圳市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股东仅有兄弟两人。王明旺任总司理,弟弟王威则担任销售总监,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泉源:欣旺达招股说明书

在充实吸收了前两次创业的教训后,这一次,两兄弟将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欣旺杀青立后,仍然延续了此前王氏兄弟创业的营业,主要做镍氢电池以及那时已经兴起的锂电池模组的OEM和ODM供应商。

相比上代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容量更大,重量和泛起影象效应的情形更轻。在锂电池大面积商用之前,镍氢电池被普遍运用于手机、随身听等电子消费品中。

随着锂电池往后迅速替换了镍氢电池,欣旺达的产物结构转变为以锂电池模组PACK为主。

电池模组属于电池生产流程中的下游环节,模组由几颗到数百颗电池芯经由并联及串联所组成的多个电池组(PACK)。模组加上电池治理系统(BMS)和热治理系统,就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电池包系统。

在我国电池产业生长初期,海内不具备锂电池电芯生产能力,因此像欣旺达这样的PACK厂商通常从外洋采购电芯,在海内举行二次模组组装,最后销往下游客户。

彼时,国产手机也在起步生长。王氏兄弟有时得知康佳团体准备研发自主品牌手机,于是自我介绍,提出为其生产手机电池。

依附着品质高于其他产物,成本还低于平均水平30%,欣旺杀青功跻身康佳手机供应链,获得了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

有了上市客户的背书,之后的欣旺达在开拓大客户上变得顺遂了许多,相继又与飞利浦、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尔确立了互助关系。

2003年,欣旺达销售额首次突破一亿元,同年进入遐想和ATL(宁德时代拆分前母公司)供应链。

大客户的络绎不停让王明旺意识到,只有对标高端客户,才气更有力地推动企业前进。为了知足大客户的更多需求,欣旺达在往后陆续投资新建了模具制造、周详结构件和外面处置生产线,也针对条记本电脑类和动力类锂电池PACK睁开了研究。

往后,欣旺达陆续嵌入了三星、OPPO的供应链,公司生长虽还谈不上顺风顺水,但也算得上一起坦途。

02、苹果“背弃” 小米“送炭”

时间来到2011年,欣旺达迎来了企业生长中的高光时刻:随着ATL成为苹果供应商,欣旺达顺势进入了苹果供应链。

在那时iPhone3和iPod电池的供应中,欣旺达占比高达20%。

同年,欣旺达在创业板上市。

然而,昔时运气间接辅助了王明旺死灰复然,这一次幸运之神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

2012年,苹果“划时代”之作iPhone 4上市,但电池供应商却从欣旺达换成了德赛电池。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正忙着为苹果扩产的欣旺达猝不及防,在这一年净利润大跌13%。

泉源:WIND,锂猫实验室制图

苹果的门虽然关上了,但另一扇窗开了。

iPhone 4的横空出世不仅意味着苹果自身的乐成,同时也动员了国产智能手机产业的苏醒。

这一次,向欣旺达伸出橄榄枝的,是确立不足两年的小米,以及华为、中兴、魅族等现在的着名大厂。

在国产手机半壁山河的“撑腰”下,欣旺达很快从被苹果“甩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2014年净利润突破1.68亿,营收42.79亿,较前一年增进跨越90%。

泉源:WIND,锂猫实验室制图

即便厥后苹果再次选择了欣旺达,欣旺达也不再只依赖这一家大客户,阻止了步入许多“果链”供应商因被甩掉而走向停业的运气。

在欣旺达扳回一局的历程中,小米的雪中送炭可谓功不能没,也因此两家自此也成为了亲密的互助同伴。

除了手机电池之外,双方还完成了扫地机械人、条记本电脑等产物的互助,业内经常戏称王明旺为“雷军背后的男子”。

但经此一役也点醒了欣旺达:单一的营业和客户群,可能无法给予企业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盈利结构也同样令人警醒:在电池的成本结构中,PACK环节的成本占比仅有不到20%,而毛利率更是只有10%,这也导致欣旺达多年谋划,毛利率也仅有不到15%,而偕行业的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毛利率则跨越了25%。

在国产物牌脱手相助的2014年,由于国产手机售价低,成本向上游压缩,欣旺达手机数码类的毛利低至9.28%,完全属于“薄利多销”。

痛定思痛的欣旺达,划分认购了BMS厂商东莞钜威、电芯厂商东莞锂威6%和51%的股权,最先向上游结构。

此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如日中天,欣旺达看到了这个时机。

03、自产电芯 “备胎”崛起

最初在2008年,欣旺达就最先对动力电池PACK睁开研究,但彼时新能源汽车只有比亚迪一点零星之火,欣旺达的动力电池主要都供应向了电动自行车。

或许正是由于那时欣旺达还在品尝来之不易的手机电池的乐成,在动力电池这条路上,它终究照样落伍了:

同期做手机电池的比亚迪在王传福的率领下早已最先押注动力电池。

然而等欣旺达对动力电池真正最先发力,已经到了2015年。

缘故原由也很简朴,这一年著名的“白名单”宣布,外洋厂商被迫脱离中国市场,而电芯主要来自于入口的欣旺达,动力电池营业因此受困。

2016年,欣旺达与易捷特(雷诺、日产、东风合资的子公司)确立互助关系,然而那时欣旺达仍不具备电芯生产能力,但这时易捷特提出欣旺达可以自产电芯,成为了欣旺达下定刻意生产电芯的最后一把推手。

在多年深耕电池模组的履历以及子公司电芯手艺的加持下,2018年,欣旺达惠州博罗一期2GWh电芯项目顺遂投产,最先向东风柳汽景逸S50EV、云度 π1/π3、 吉祥帝豪PHEV等车型供应三元动力电池。

但很显然,此时与欣旺达互助的主机厂和车型大多不算热门,险些可以说是二三线主机厂与电池厂之间的抱团取暖和,而主机厂与一线电池厂之间的拉扯也最先初见眉目。

2019年,在主要客户吉祥销量增进的推动下,欣旺达装机量约0.26GWh,首次进入行业前十。

泉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锂猫实验室制图

但除了欣旺达之外,吉祥同时也向宁德时代采购电池,因此作为“备胎”的欣旺杀青绩并不稳固,在之后的2020年便跌出了前十,直到2021年才重新回归。

泉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锂猫实验室制图

只不外,这一次的回归,让欣旺达遇上了动力电池的“产能荒”,直接被造车新势力们团结送上了万众瞩目的位置。

今年2月,欣旺达宣布通告称,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获得了来自“蔚小理”、深创投、华友控股(华友钴业母公司)、红土岳川在内的19家企业共计24.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

只管2021年欣旺达的装机量仍然仅有不到2%的份额,但19家投资方的“豪华”阵容却彰显了主机厂对于这家委屈称为二线厂商的扶持。

当下的动力电池名目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仍然占有了绝对的优势,日渐扩大的动力电池缺口同时也助长了头部电池厂的话语权。

已往的一年中,“蔚小理”就已经不止一次提到电池供应不足对产能造成的限制。

据SNE Research展望,到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的缺口将高达71 GWh,约占18%。到2025年,缺口还会扩大到40%左右。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将保持耐久景气的预期下,主机厂或自研动力电池,或转而扶持二供、三供,只为掌握产业链中的自动权。

对于车企们而言,尚处于萌芽期的欣旺达,无疑成为了最适合扶持的“备胎”。

虽然没有实时转型,没有遇上“白名单”的盈利期,但坚持下来的欣旺达照样等到了属于它的“好运”。

04、前路

一起走来,欣旺达绝不是一家狂飙突进的“赌钱型”公司,它的一切乐成都是在坚守中得来的。

这一次,它终于不愿再守候,最先了自己的扩张之路。

在已往不到一年内,欣旺达累计抛出了高达723亿元的扩张设计,19家机构的24.3亿元团结投资相比起来也不外尔尔:

去年8月,与南昌经开委配合出资设立公司,投资200亿元建设南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12月,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今年3月,拟在珠海投资120亿元建设3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什邡市签约投资80亿元建设20GWh电池生产基地;

今年5月,在枣庄签约总投资100亿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拟投入23亿元建设年产3.1亿只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4680电池)项目......

但它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下欣旺达的市值也不外503亿元,距离这份“鸿猷”还差了两百多亿。

钱从何来?

住手今年一季度,欣旺达账面上钱币资金为102.6亿元,但有息欠债已到达261.26亿元,资产欠债率高达66%。

从2014年发力动力电池以来,欣旺达欠债率就始终高于60%水平,2020年甚至一度到达了76.7%。

泉源:WIND,锂猫实验室制图

对于高企的杠杆水平,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示意,将通过股权融资、优化账期治理和提高中耐久债务融资比例三种方式降低欠债率。

但在资源运作上,欣旺达曾经有过一个小插曲。

2016年,《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文章曾提到,欣旺达首创人兼董事长王明旺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以“小我私人缘故原由”提出告退。告退之后,王明旺仍然为公司现实控制人,在公司担任照料营业。

据业内人士指出,王明旺告退或与其2015年因未按划定减持受到证监会处罚,导致公司三年时代不得增发重组有关。

但思量到现在在欣旺达的营收结构中,手机数码类电池占比仍然跨越70%,或许这一次略带风险的冲锋并非毫无缘故原由。

泉源:WIND,锂猫实验室制图

在开启扩张后的2021年年报中,欣旺达动力电池营收占比再次升高,同比增进高达584.67%。

对于追求转型的欣旺达来说,这是一个好迹象。

05、尾声

三次创业两次失败,只在手机电池上品尝过乐成味道的欣旺达,在用自己的方式举行动力电池界的“突围”:

“狂风骤雨”般的扩张之势背后,正是这名后进生追赶强敌的急切心理。

面临采访,“焦虑”是王明旺和王威都提到的一个词。

王传福和比亚迪的乐成始终令他们铭心镂骨,那时他们更关注赚钱,对研发的重视水平不够,但比亚迪正好相反。

当他们缓过神来,“对方已经走得很遥远了”。

失去了先发优势的欣旺达,只能通过速率来填补这种差距。

所幸在多年的坚持下,欣旺达也积累了奋力一搏的能力,现在即是它的要害时刻。

眼下,2025年似乎成为了电池厂商们配合的目的,到那时,欣旺达预计产能将到达140GWh以上。

而与此对应的,是宁德时代的670GWh、比亚迪和蜂巢能源的600GWh、中创新航的500GWh和国轩高科的300GWh的2025年产能设计。

已经慢人一步的欣旺达,现在最需要的除了融资外,或许另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