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远大动态 > 远大动态

生死存亡时间,雷军要省下每一粒「米」

雷军正在节约每一粒小米。

7月10日,小米食堂发布公告称,即日起不再免费供给一次性餐具、打包袋,将有偿供给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0.1元/双,一次性打包袋0.1元/个,一次性打包盒依照巨细分为0.5元和1元一个。

7月8日,据新浪科技报导,小米在内部宣告建立集团降本增效专项组,由集团CFO林世伟担任组长。

看起来,小米将继续大力推动降本增效。

这也不难理解,“生死存亡的时间”,雷军再不克勤克俭过日子,苦的或许便是小米职工了。

危机感延伸,死磕降本增效

依据报导,小米的降本增效专项组,将向集团经营办理委员会陈述,集团CFO林世伟担任组长,集团CEO特别助理潘九堂、刘伟、张剑慧担任组员,集团财务部副总裁孙谦担任秘书长,履行日常作业。

▲林世伟领导小米集团的降本增效专项组。

本年1月底,小米集团建立了经营办理委员会和人力资源办理两个专业委员会,其间,经营办理委员会首要担任统筹办理事务战略、规划、预算、履行及日常事务办理等事项。

该委员会一共有12名成员,由小米集团CEO雷军亲身出任主任,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任副主任,潘九堂担任秘书长,其他成员还包括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大家电部总裁张峰、生态链部总经理陈波、互联网部总经理马强等小米多个集团高管、工作部担任人。

在内部全员信中,雷军着重,两大委员会的建立是“公司管理史上影响深远的革新”。

步入2023年,小米正悄然遽变。

“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间,要找到降本增效的点。”据新浪科技征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雷军曾在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如是直言。

印象中,雷军宣布相似的言辞仍是在2016年,其时小米遭受了手机销量下滑。不同的是,那一年的雷军决心满满,坚定地以为小米现已触底、行将反弹。

危机感延伸开来。

7月6日,2023小米&顺为生态出资大会上,针对被投企业,雷军表明,许多创业公司关门的中心原因便是账上没钱了,主张被投企业“盯紧现金,降本增效”,以此方法来渡过当年的经济周期。

从本年一季报数据来看,在小米集团,雷军的确大刀阔斧饯别降本增效。

财报数据显现,陈述期内小米完成营收595亿元,同比下滑18.9%;经调整净利润超32亿元,同比增加13.1%;一起,销售与推行开支同比下降21.9%,行政开支同比下降8.8%,全体毛利率到达19.5%,创下前史新高。

营收接连5个季度下滑

营收五连降,手机登高难,小米正在承压。

本年一季报显现,奉献占比58.8%的智能手机事务营收为350亿元,相较2022年一季度的458亿元,削减23.6%。

这首要是因为手机量、价双跌所造成的。

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仅有3040万部,比较上一年同期下降21.1%,和近两年的前史高点——2021年第二季度时的5290万部,更是相差2250万部,简直拦腰切断。

这一跌幅也远超越大盘。依据Canalys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季度同比下降了13.3%至2.698亿部,为2014年以来*的*季度出货量。

在手机存量商场竞争越发剧烈的布景下,这一比照意味更为严峻。

IDC数据显现,2023年*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商场出货量约6544万台,同比下降11.8%,从TOP5品牌来看,OPPO、苹果、vivo、荣耀、小米无一例外都遭受了同比下滑。

让人等待的疫情之后的反弹没有呈现,消费决心缺乏,换机周期拉长,各家把戏百出以争夺有限的商场,如此一来,小米更具压力。

别的,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均匀价格)同比削减3.1%,至本季度每部1151.6元。

明显,这与小米所等待的高端化相差甚远。依照小米在财报中的界说,我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为定价在3000元及以上的机型。

受手机事务下行影响,小米营收大盘体现一般。本季度,同比下降18.9%至594.8亿元,这是小米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的接连5个季度营收下滑,净利润则是接连4个季度下滑。

▲小米手机事务营收下滑,图片来自“深燃”。

值得一提的是,被智能手机品牌寄予期望的618促销季,体现略显昏暗。

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核算,我国2023年618促销季期间(6月1日-18日),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8%,其间vivo夺得销量冠军,商场份额达18.2%,亚军苹果的份额为17.9%,荣耀、小米以15.4%的份额并排第三。

而从股价体现来看,小米集团港股股价本年以来震动走低。

数据显现,自5月底起,小米频频回购股份,经核算,累计回购约4720万股,涉资超5亿港元,而小米股价未见止跌痕迹

不过,在6月25日触及年内低位后又开端继续上扬。7月11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当日回购230万股股份,耗资约2500万港元。

大手笔造车,雷军会得偿所愿吗?

节省的一起,也要开源。

智能手机事务下滑之际,小米集团期望从其他范畴进行包围,比方造车。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进入智能电动轿车职业。500天后的2022年8月,小米初次发布小米自动驾驶技能的研制开展。

“小米自动驾驶方针是要在2024年进入职业第 一阵营”,这一年的年度讲演发布会上,雷军坦言小米造车方针,泄漏小米自动驾驶技能*期规划140辆测验车,将连续在全国进行测验。

一起,雷军把这一方针写进财报中:关于造车事务,2024年上半年量产方案将保持不变。

雷军将小米造车描绘为:绝非一时头脑发热赶风口,而是“小米开展史上最严重的决议之一,是公司办理层重复证明、稳重决议计划的成果”。

为了快速进入商场,小米狂撒钱。

财报显现,2022年,小米在智能电动轿车等新事务上投入了31亿元;2023年一季度,该事务研制开支为11亿元。

小米豪气声称:估计2023年全年的总研制投入将超越200亿元。依照2022年总研制开销160亿傍边电车研制开销31亿的份额核算,2023年或许造车又将烧掉小米近40亿元

靠着买买买,小米还出资了一遍轿车产业链

被投公司中,包括中创新航在内的6家动力电池公司,黑芝麻智能在内的4家芯片公司,数家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货商,以及刚刚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禾赛科技等,包括芯片、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以及电池等范畴,以打通技能上的衔接壁垒。

声称要10年投入100亿美元用于造车的雷军,曾多次着重小米不差钱。

可是现在主营事务成绩承压,在全球消费电子低潮期,小米将怎么平衡现金流,应对烧钱的“造车游戏”已成为首要难题。

▲特斯拉在研制和本钱开支上已投入近3000亿人民币,图片来自电动轿车观察家。

轿车职业的复杂度之高、投入之大、周期之长、容错率之低,盲目乐观者只会早早倒下。

上一年10月,雷军曾在推特上立下豪言壮志:“咱们成功的唯 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而且每年出货量超越1000万辆。”可是要知道,2022年,荣登销量冠军榜的比亚迪,成绩单也就186万辆左右。

而小米在造车上的中心研制才能也备受质疑。

据36氪上一年8月的报导,小米决议电池低阶用400V渠道 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高阶用800V渠道 宁德麒麟电池,电控则运用的联电和汇川,这意味着,小米在“三电”这一要害硬件上没有具有自主研制的才能,而是经过Tier1供货商收购

初来乍到的新人,整合各方资源,想3年内涵高度内卷的轿车职业闯出一番工作,并顺势成为小米下一条营收曲线,雷军却是敢想,但商场敢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