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未来穿戴与倍轻松,难兄难弟往哪走?
倍轻松与SKG平行又相交的7年竞赛,便是半部我国智能按摩仪的兴起史。
倍轻松1996年创建,2001年发布*头部按摩仪,但彼时缺少商场根底,直到近年才真实站上风口;本来做小家电的SKG,发觉商场机会,2016年进入智能按摩仪商场。
这两家深圳企业,前期主力产品不同,开展思路各异:倍轻松重营销、轻产品,SKG重研制、轻途径。
中局,两家小巨子扬长避短,SKG向倍轻松学习,布局线下途径,加大营销投入;倍轻松聚集颈椎按摩,在产品上挨近SKG。
可是,成效祛魅、竞赛剧烈,以及网红运营形式日渐失效,让智能按摩仪走下神坛,SKG母公司未来穿戴成绩比年下滑,近来停止创业板IPO;豪赌线下门店的倍轻松,因踩错复苏节奏而堕入亏本,到现在也仍未康复。
职业逆势亟待转型晋级的要害当口,两家智能按摩仪小巨子又开端了分解开展:SKG加强研制,方案进步生产才能,深挖工业潜能;倍轻松则挑选了中医 科技战略,持续在产品规划和出售环节下功夫。
01 蛰伏、兴起
打工人的一天,便是被按摩仪疗愈的24小时。
上午带着颈椎按摩仪开端搬砖,正午在健身房撸完铁后人手一把筋膜枪,正午歇息不忘绑上腰椎按摩仪,晚上一定要用着眼部按摩仪才干入眠……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按摩仪如此遍及,也便是最近几年的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日本诞生了*台全主动按摩椅,用以解放人的双手。不过,受技能约束,传统按摩椅功用单一、体积大而粗笨、用户体会较差,没有被商场遍及承受。
之后数十年,跟着新材料和电子技能的开展,按摩用具完成了小型化和准确操控,商场承受度敏捷进步。
新世纪前后,这些产品形式被引进到我国,死磕按摩椅多年,成果了荣泰健康(603579.SH)。按摩仪也是很早就有人进入,相同也沉寂多年。
在出售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东北70后马学军,1996年在深圳创建倍轻松保健用品公司,2001年便创始性地推出眼部按摩器,成为我国按摩仪职业最早的产品之一。
可是,坐了十几年冷板凳之后,马学军才逐步感受到按摩仪职业刮起的暖风。
前几年,小家电职业,凭仗功用与颜值,替代黑电和白电,成为家电商场的首要增加点。这让商家们看到了仿制的可能性。
所以,颜值更高、功用更丰厚、种类更完全的各类按摩仪,凭借新消费和电子商务的风潮,连续被推上商场,不只从头发掘了倍轻松,也快速造就了SKG。
2014年前后,倍轻松发布智能颈部按摩仪,敞开公司开展的新纪元,再次发明职业*。
SKG品牌2007年创建于广东顺德,早年首要做各式小家电,2016年战略转型个人与家庭健康商场,发布*颈椎按摩仪“4098 系列”,一炮打响。
02 差异化开展
倍轻松创建于福田华强北,SKG总部在南山高新园,两大智能按摩仪品牌,在深圳上演了一场同城德比。
两家公司前期道路略有差异,SKG的中心产品是颈椎按摩仪,倍轻松则是以眼部产品为主、颈部产品为辅。
并且,倍轻松与SKG采取了不同的开展途径。
很多人知道倍轻松,是在机场、高铁以及高端购物中心的门店里。breo倍轻松的体会门店,高端大气上档次,出售的产品,又特别契合商务人士的需求。
倍轻松经过布局线下体会店,收成了更多触达高端消吃力的可能性。合作大规划的营销投入,breo被打造成了高端新消费品牌。
之前的倍轻松,推广“高举高打”的强途径、高毛利率、高费用率形式,成长性更强,上市前后3年经营收入翻倍,但净利率一贯差强人意,在7%-8%左右。
SKG则低沉潜行多年,接受小家电年代的电商运营基因,以线上 线下的经销形式为主,直营途径占比较小,导致毛利率略低、费用率差异较大。
倍轻松2021年将经营收入的四成以上投入到出售费用中,SKG仅有其一半,转而在研制投入中砸下重金。
最近4年,SKG的研制投入从两千万等级,增加至近亿元,在经营收入中的比重从2%提高至10%以上,远高于倍轻松。对研制的注重程度不同,成果也截然不同,SKG积累了上千项专利,倍轻松只要百余项。
从成绩体现来看,SKG的规划增加略逊于倍轻松,但盈余才能更强,2019年-2021年净利率分别为26.90%、14.47%、12.41%——虽然两年缩水一半,依然高于竞赛对手。
03 异曲同工
最近几年,倍轻松与SKG,开展路上的两条平行线,交叉点变得多了起来。
SKG的中心产品依然是颈椎按摩仪;倍轻松眼部产品所占份额下降,2022年颈部产品现已成为*大品类。
从2020年开端,SKG也开端布局和拓宽线下专卖店,凭借经销商的力气,门店数量从当年末的19家敏捷提高至2022年末的215家,现已超越倍轻松。
两家公司不只在产品和途径上越来越像,就连在代言人的挑选上,也有互不相让的意思。
古装偶像剧《陈情令》大火之后,王一博、肖战组队出圈,粉丝们给这对CP取名“博君一肖”。2020年末,SKG签下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次年4月,倍轻松力邀肖战成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两个顶流比赛背面,是两大品牌的比赛。
从寻求不同的开展途径,到异曲同工,直接原因是,智能按摩仪职业,正在遭受水逆期。玩家们不得不相互挨近、扬长避短。
2021年7月登陆科创板上市后,倍轻松使用IPO募资大规划开店,错判了商场复苏节奏,导致2022年经营收入下降四分之一,亏本1.24亿元。
2023年商场进入修正周期,但倍轻松的成绩仍未回正,经营收入下滑挨近8%,持续亏本上百万元。
本来更为稳健的SKG,近年企图走出舒适区追求增加,依然挡不住成绩下滑的趋势,2022年营收净利双降,2018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1.15亿元。
SKG母公司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穿戴”),2022年6月初次发表招股书,冲击创业板上市。
不过,关于未来穿戴成绩和盈余才能下滑、IPO前大额分红的争议甚嚣尘上,公司总算在两轮问询后,于2023年8月初停止(撤回)上市请求。
04 网红的烦恼
智能按摩仪小巨子的成绩下滑由来已久,可见,线下商业的冷清短调整,并不是它们遭受的*窘境。
根本原因在于,年轻人,割不动了。
颈椎按摩仪、眼部按摩仪、头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产品,究竟有没有作用?
假如你去问网友,他们会给你讲各种段子,便是给不出答案;假如你去问相关医师,他们的答案是,有一点舒缓作用,医治作用根本没有。
厂商们经过简略的逆向研制和正向改进,规划出产品,对外收购各种电子元器件、塑胶件、五金件,找个代工厂拼装,便能够做出精巧特别的智能按摩仪。
无论是从功用仍是拆解后的结构来看,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不高。
前几年智能按摩仪的热销,是站上小家电风口的品类兴起,借着年轻人对亚健康分散的忧虑,由各大新消费品牌的营销费用砸出来的。
并且,作为耐用消费品,智能按摩仪的复购率偏低。企业为了尽可能进步用户价值,只能不断开发新产品。
无论是倍轻松、SKG这些职业小巨子,仍是其他新玩家或跨界者,这些年的节奏一贯是,推出一款新品,经过营销走红,却无法完成长红,几年之后就得重复这样的途径。
SKG从小家电转向智能按摩仪,几年冷清便全面掩盖颈椎、腰部、腰部、肩颈按摩产品,还推出了健康手表、筋膜枪等产品;倍轻松从差异化的眼部按摩,转向以颈椎产品为主,均是如此。
无法构成累积效应,疲于推新,导致公司的研制、品牌和途径投入高企,长时间运营功率偏低,影响了事务开展。
何况,倍轻松和SKG带热了国内智能按摩仪商场,以至于,这个150亿元规划的细分商场,有3000家企业前来分蛋糕,出售规划超亿元的企业有10-20家,天然就加重了职业竞赛。
在此布景下,一旦消费环境有所改变,这种重度依靠网红形式的运营思路,便遭受内忧外患。
05 持续分解
面临职业性的应战,一贯低沉潜行的未来穿戴,预备深挖工业链价值。
一方面,加大研制力度。未来穿戴的研制投入本就远高于倍轻松,近年持续提高,2022年9785.81万元,占经营收入的比重到达10.82%。
冲击创业板上市,公司方案征集资金12.90亿元,其间2.81亿元方案用于人工智能技能研究及数字医疗途径开发等研制项目,别的6.09亿元用于建造数字化工厂,提高生产才能,处理长时间依靠代工的职业恶疾。
新世纪之后,全球主动按摩职业的产能逐步向我国搬运,诞生了奥佳华(002614.SZ)这种出口型的选手,其按摩椅和按摩仪这两大品类,规划到达50亿元等级。
在我国按摩仪商场还未炽热起来的时分,职业先行者倍轻松,早已开端测验将旗下品牌产品,销往欧美等地。为此,还在海外请求了专利和商标。
上市之前,倍轻松经过直营店和亚马逊等电商途径,外销事务占比超越10%。近年则呈现萎缩,2022年外销收入下降近四成,占比已缺乏9%。
未来穿戴在国内增加受阻的布景下,也在以亚马逊为根本盘,拓宽海外出售途径,不过,到现在外销份额也仅为5%。
所以,即使我国按摩工业的出口金额比年增加,品牌商们却很难在这个范畴大展拳脚。
所以,遭受亏本的倍轻松,便只能在现有事务的根底上,推出“中医 科技”新战略。产品层面,推出人鱼泪智能润眼仪、经络枪、智能艾灸、儿童智能护眼仪、冷热眼部按摩器等多款新品。还在公司上百家门店内,推出“速按摩”服务,发布“贺式三通”肩颈舒缓套餐,引导潜在用户进店体会,激起购买热心。
仅仅,倍轻松的门店服务收入,能否弥补黄金地段的门店本钱?以服务来带货的商业形式,可否构成商业闭环?
上一篇:线下商超:走在关店和自救之间